15个“要命”陋习你有吗?

保健误区 jkdyz 133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目前,我国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数高达2.6亿。为遏制慢性病的高发态势,卫生部等15部门联合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追根溯源,这些慢性病的发生与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密不可分。

  缺乏运动多病之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教授 汤钊猷

  “缺乏运动,多病之源”有两层意思:一是缺乏运动和多种疾病有关,二是缺乏运动是多生病的原因。2011年,《参考消息》上有一篇文章――《世卫倡议每周锻炼150分钟,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1/3患癌风险》。文章说,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防止人们患上不必要的癌症;锻炼少是导致全世界21%~25%的乳腺癌和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缺乏运动在全球死亡高危因素中排第四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周应该从事至少150分钟适当强度的锻炼。例如,每周有5天每天散步30分钟,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我从事癌症研究工作40余年,确实感到适当运动有助于癌症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能够减少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在我诊治的肝癌患者中,至少有7人在手术后坚持游泳锻炼,未出现癌症转移和复发,存活五六年、七八年,甚至超过10年的都有。

  吞云吐雾害人害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主任  邱蔚六

  烟草种类多,无论是烟斗、雪茄、香(纸)烟、嚼烟(含槟榔),还是所谓“无烟烟草”的鼻烟等,均被证明有致癌作用,是引发口腔癌、咽癌(主要是口咽与下咽癌)、喉癌等头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美国及我国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指出:吸烟者发生口腔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2~3.4倍,咽癌是14.1倍,喉癌是6.1~20倍。而咀嚼烟叶或槟榔是导致口腔癌特别是颊黏膜癌和舌癌的最高危因素。

  相关研究还指出:上述癌症的发生随着嗜烟的起始年龄、持续时间、吸入量,以及是否饮酒有关。嗜烟起始年龄越早、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大,以及伴有大量饮酒者,发生上述癌症的危险性越大,比例越高。例如:烟龄超过20年,每日吸烟≥20支者,口腔及咽癌的发生率为非吸烟者的2.83~3.13倍,如伴有大量饮酒,则发生癌症的风险可上升至5.9~9.1倍。

  有幸的是,研究也同时证明:戒烟可以明显降低上述癌症的发生,且戒烟越早,年份越长,效果越好。与持续吸烟者比较,戒烟10年后口腔和咽癌的发癌危险度可从原8.36倍下降为1.62倍;喉癌的危险度也从原来的4.6倍下降到1.2倍。

  过度饮酒遍体鳞伤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缪晓辉

  酒精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伤皮(酒精性红斑)、伤肌(酒精性肌病)、伤骨(酒精性骨痛)、伤胃(上消化道出血)、伤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糖尿病)、伤肝(酒精性肝病)、伤心(酒精性心肌病、脚气病性心脏病)、伤脑(酒精性脑梗)、伤胎(胎儿酒精综合征)。最常见的、与饮酒相关的疾病是酒精性肝病。在我国,酒精性肝病(包括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有人说,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其实迄今为止全球研究还没有给出定论。还有人说,适量饮用葡萄酒对心血管有“软化”作用,这可能有夸大其词之嫌,因为酒精的负面作用与其微量抗氧化(来自葡萄)的正面效应可能相抵。

  暴饮暴食麻烦多

  □第四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 王枫

  暴饮暴食是指在短时间内吃大量的食物、喝大量的水或饮料等,超过了身体需要和人体的消化能力。

  暴饮暴食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是多方面的。首先,经常暴饮暴食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胃痛、胃胀、腹泻或便秘、呕吐等不适症状。其次,长期暴饮暴食会导致肥胖,进而诱发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再次,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昏脑涨、精神恍惚。最后,暴饮暴食还会诱发多种疾病,如胃穿孔、胃出血、胆囊炎、胰腺炎、心脏病、酒精性肝病等。

  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六条规定: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要避免暴饮暴食,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每顿饭都吃,每顿都不要吃太多,要“吃饱”,但不要“吃撑”。

  2.在聚会或过节时,多交流,“少动筷”。

  3.不要经常吃自助餐或火锅,以免在不知不觉中吃得过多。

  4.如果情绪不佳,不要拿食物当“撒气筒”,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如锻炼、逛街、找朋友倾诉等。

  5.如果某顿饭做多了,不要为了“节约”而强迫自己把所有食物吃完。节约是一种好习惯,但如果以健康为代价而节约,则是自虐。

  吃太咸血管拉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教授 郭冀珍

  我国居民普遍存在钠盐摄入量过多(口味重、吃得咸)的问题,每天的摄盐量平均为12克,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每天摄盐量少于5克的标准相差甚远。多项研究发现:钠盐摄入与血压水平呈线性正比关系;钠盐摄入少,高血压患病率低,反之亦然。同时,过多的钠盐摄入除了会导致血压升高外,还会直接破坏血管壁,诱发动脉硬化和中风。相关研究发现,即使是没有患高血压的人,若长期大量嗜盐,也容易发生中风。

  有人担心,吃得太淡(摄盐量过低)会没有力气工作。实际上,每人每天摄盐量只要不少于3克,就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中国人的饮食特点除高钠外,还普遍存在低钾。据调查,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摄钾量仅为1.89克,远远少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天摄入4.7克钾的标准。钠和钾是一对常量元素,分别分布于细胞外和细胞内,互相制约,钾可以缓冲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并对脑血管有保护作用。为改变饮食中“高钠低钾”的现状,大家应在限盐的同时,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水果(如香蕉、橙、柿子、番茄、黄瓜、梨等)、深绿色蔬菜(如西蓝花、菠菜、芹菜等)、豆类、菌菇类、鱼虾类,以及土豆中均富含钾元素。另外,还可以选用“高钾低钠盐”(含65%氯化钠、25%氯化钾、10%的硫酸镁)来代替精制盐。氯化钾也是一种盐类,低钠盐的咸味与普通精制盐的咸味相差无几。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15个“要命”陋习你有吗?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