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最爱嚼舌头

心灵探秘 jkdyz 20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清朝李汝珍在《镜花缘》第五十八回中把强盗分为上百种,其中一种就是“无事生非”,即无端制造麻烦。到了现在,这一成语中所指的蛮不讲理的强盗少了,空穴来风、造谣惑众的“长舌”者却越来越多。

  无事生非者爱嚼舌头,无非出于几种目的。一、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这属于价值观偏颇、道德感缺失范畴。二、“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内心有许多欲望纠结的人,往往通过添油加醋地议论别人,把这些不被社会认可的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让被压抑的“本我”逃过“超我”的审视,痛快地喘上一口气。三、“皇上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在一个群体中,大家注意的焦点是不断转移的,而在添油加醋、传播是非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被关注的“新闻人物”。

  其实,这三种情况都是出于心理失衡,而根本症结还是在于“无事”,不过这个“事”理解为追求和劳作,也就是说,生活无所事事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在近期的《环球科学》中,美国心理专家凯利・兰伯特就指出,从远古开始,自然就赐予了人类一种不断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努力奖赏――当人获得保持和促进生存的资源时,大脑会依照“程序”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愉悦感,由此提高人们控制外界环境和对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能力、带来更积极乐观的情绪。

  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的报告指出,比起饱经风霜、辛苦劳作的中老年人,坐享现代化成果的年轻人却更加抑郁。另一项研究发现,20世纪中期出生的人患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是20世纪早期出生的人的10倍。也就是说,现代越来越便捷的生活方式,剥夺了我们双手劳动的机会,也就使我们对抑郁症等疾病没有“还手之力”。

  由此可见,改变无所事事的状态,多给自己找一些有益于事业成就、身体健康的事情做,以此促进5―羟色胺和内啡肽等情感激素分泌,这比任何一种抗抑郁药都来得自然和有效,能从症结上解决心理是非。而“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心理症结没有了,由此产生的口头是非自然也会相应地减少。

(实习编辑:林翠坤)

精彩推荐
闲人最爱嚼舌头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闲人最爱嚼舌头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闲人最爱嚼舌头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闲人最爱嚼舌头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闲人最爱嚼舌头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闲人最爱嚼舌头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闲人最爱嚼舌头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闲人最爱嚼舌头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闲人最爱嚼舌头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