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用药咨询患者不太买账

医院动态 jkdyz 16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多家医院咨询台冷清

  上周五上午,省中医院门诊大厅用药咨询台,记者与值班药师呆了一个小时,咨询者仅4人,其中3人是问“看内科在几楼”、“卫生间在哪里”,药师苦笑着说“我成了导医了”。

  省中医院药事部主任药师冯汉鸽称,因咨询者少,他们已于去年将全天咨询改为“上午9:00-12:00咨询”。

  王军,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每月都要在门诊药房“用药咨询”窗口值两天班。“咨询的少得很,最多时一天也不到10人。”

  王军介绍,“用药咨询”主要是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以帮助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目前,咨询者大都是“银发族”,多因看不清或看不懂说明书,咨询药物基本服法(比如饭前还是饭后服)。

  记者从协和、中南医院了解到,这里的免费用药咨询同样较冷清。

  不买账原因有三

  据了解,由于门诊医生较忙,没有充足时间为患者详细讲解用药知识,而取药窗口的药师为每位患者服务的时间也有限,加上患者未必读得懂专业的药品说明书,所以开设用药咨询台,是对医院药学服务的一个补充。但患者为什么不“买账”呢?

  在省人民医院,记者随机采访了6名患者,3人表示“没注意到咨询窗口”,2人表示“会问开处方的医生”,1人说“常规用药,没必要咨询”。

  冯汉鸽认为,除了院方对用药咨询必要性宣传不够、患者更信任开药医生外,一些患者对合理用药还缺乏接受指导的意识。

  前不久,一位患者因口臭在药店买药服用后,出现严重腹泻。到省中医院就诊时,他说:“口臭是小问题,我以为吃点清火药就没事了,所以没仔细看说明书,也没问药师。”

  据介绍,像他这样“随意吃药”的人不在少数。

  编者按:“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损害已上升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中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药物性肝炎所占的比率虽低于国外,但发病并不少见。专家指出,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新品种的广泛使用,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也相应增加,有些药物性肝炎长期不愈,甚至于危及生命,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链接:常见伤肝的药物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保泰松等。

  抗菌药:抗生素类,如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大环内酯类药,如红霉素、螺旋霉素、四环素类等。

  降糖类药:优降糖、糖适平等。

  内分泌用药:如口服避孕药、甲睾酮、蛋白同化激素、抗甲状腺药物等。

  抗肿瘤药:如硫唑嘌呤、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等。

  精神类疾病用药:如氯丙嗪、三氟拉嗪、安定、奋乃静等。

  麻醉用药:氟烷、氯仿、甲氧氟烷等。

  中草药类:黄药子、麻黄、苦楝(川楝子)、苍耳子、关木通、菊三七、鱼胆、青黛、雷公藤、小柴胡汤等。

(责任编辑:姚青)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义务用药咨询患者不太买账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