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1年医保拟覆盖95%以上城乡居民

医院动态 jkdyz 15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日前,省政府印发实施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规划纲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确定为两大类八项内容:基础服务类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四项;基本保障类包括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四项,力争在地区间、城乡间和个体间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规划纲要的内容和亮点,本报选摘其中重点内容,并采访有关专家进行点评解读。

  ●公共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将普及

  目标:到2011年,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左右,基本解决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不足和大班额问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到2011年,力争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以上。

  措施: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省统筹落实,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点评:2011年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广东来说并不是难事。广东已经率先在全国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并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书杂费。因此,全面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只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然,广东并不满足于这些,普及12年受教育年限就是往前跨了一大步。

  ●公共卫生

  基层卫生院半小时可到

  目标:到2011年,建立三级医院两个半小时服务圈、二级医院一个半小时服务圈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半小时服务圈,形成方便快捷的应急救治和转诊网络。

  措施:加强欠发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和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努力完成薄弱乡镇卫生院改造和“空白村”卫生站建设。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

  点评:建立三级医院两个半小时服务圈、二级医院一个半小时服务圈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半小时服务圈将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应急救治和转诊网络;建立政府分级投入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则将保证人人公平享有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体现了对人们生存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也将是人们健康权利的保障。

  ●公共文化体育

  实现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

  目标:到2011年,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到2011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到2011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到2010年,全省建设完善农家书屋达到12629家。到2011年,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措施: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采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和有线网络等方式,扩大对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室。组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点评:规划纲要针对公共文化体育均等化的具体措施,将大大增强广东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使广播电视、电影、书报刊、演艺节目等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基本能满足城乡群众需求。公共文化产品的丰富,不仅将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也将大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公共交通

  珠三角构筑城际轨道交通网

  目标: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到2011年,全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5标台、中小城市达到10标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加快建成广州-珠海、广州-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东莞-惠州、广州-清远、佛山-肇庆以及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长隆段等城际轨道交通线路,构筑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

  措施: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行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设施建设优先、使用路权优先和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优先。推动短途公路客运班车向公交化模式运行转变。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客运站场投入机制,加大农村站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制定完善的公共出行信息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公交一卡通平台建设。

  点评:在规划纲要中,公共交通均等化被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从低层次来讲,先要实现“村村通”、硬底化,完善农村路网,实现区域间公共汽车化;从高层次来看,则要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以及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相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这是很高的要求。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广东2011年医保拟覆盖95%以上城乡居民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