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都医疗改革
“从教育到医疗,跨度很大,两者都很民生,也都在风口浪尖上。有很多相通性,但也有很多不同。医管局是个新生事物,我也在学习阶段,现在基本跑完了每所公立医院、也看了一些书。我要求院长们下来后每人给我开一个书单,我过几个月后再和他们交流,就会有新的碰撞。”
从教育局副局长到医管局局长,娄进似乎仍在适应角色转变。
“有些时候我会不经意拿教育的东西来比医疗,当然不是很准确,但却也有收获。”昨日,市医管局的大会上,他数次以教育的例子来说明他的医改观点。例如一些薄弱学校引入名校品牌后,招生即刻火爆了,可见品牌的影响力,公立医院的做大做强,引进品牌同样很关键。
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医改,医管局将如何起步,又有何打算?市场化后面临的种种问题又将如何应对?对于种种质疑,昨日,娄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关键词:医管局职能
四大职能 让公立医院保值增值
记者:你用了“出资代表”“改革推手”“卖方市场”“服务机关”来概括医管局的职能,这些词汇中“卖方市场”怎么理解?
娄进:医改说了很多年,可全国很少有城市迈开步子,成都算是首个大刀阔斧开始改革的副省级城市,这中间的艰难可想而知。“医管局”这个新机构说它是“出资代表”,是因为它行使着政府出资人的职责,它得保证用好这些国有资产,使公立医院保值、增值。
所谓“改革推手”是指它是作为成都医改的标志性大动作,往大了说,它的成败关系着成都医改的成败,关系着成都的老百姓能不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说它是“服务机关”,是因为它要协调各方,为医院的发展服务。
至于“卖方市场”指的是医院要引入市场化机制,要有市场理念,你提供的服务不好,质量不高,买方(市民)就不会欢迎,就不会用。
关键词:公立医院市场化
不是甩包袱 看病也不会更贵
记者:很多人担心,公立医院搞市场化,会影响其公益性。
娄进:事实上两者并不冲突。现在市民看病难的问题恰恰就在“供给不足”上,我们的优质医院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公立医院不能搞“守株待兔”、搞“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而是应该通过良好的质量和服务吸引人,这样市民才会买单。而市场化是推动医院提升服务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当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则由政府出资购买这些公立医院的服务,为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障。
记者:成都医改方案中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公立医院,有人认为这是政府在甩包袱,“原本投给医院的钱不投了”,民营资本进入,最终医院也面临改制。
娄进:公立医院市场化,不是缺钱的问题,我们全市的公立医院每年的投入费用也就2个多亿,但现在转变职能后,政府每年在医保和公共卫生上的投入就增加了几十亿。改革的根本是老百姓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求。
未来市场化后,医院是要逐步走向改制,但改制不是“一卖了之”,而是机制改革。医管局最近一两年的改革目标是提升医院的效率,打造品牌。
记者:老百姓也担心民营资本的进入会让看病更贵。
娄进:民营资本的进入并不见得是坏事,举个例子,成都市几十年前不也就只有人民商场、百货大楼吗,可后来家乐福来了、伊藤来了、沃尔玛也来了,可结果并不坏啊,最后获益的还是老百姓,商品更丰富了,而市场的调控下,商品价格也不可能被哄抬。
医改是有底线的,救死扶伤、医德医风、革命人道主义以及社会公益性这些基本底线是必须坚守的。有关医改会否影响公益性的疑问,市民大可放心,最终的效果一定是要让老百姓受益。
关键词:放权给院长
医管局不设计财处人事处
记者:要让公立医院走向市场,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医院得有自主权。但表面上看,成立医管局后,医院的人、财、物还是归医管局管,和以前由卫生局管时一样,只是换了个部门而已?
娄进:只有给院长们充分的自主权后,医院的改革才不至于束手束脚。从我们的机构设置上,已经可以感知医管局的“诚意”了。说白了,院长们最想要的无非就是人、财、物权,我们在机构设置上就专门考虑了这些,我们目前有的就是综合处和改革发展处,没有人事处、医改处、计财处。不设这些机构的目的就是不想捆住医院的手脚,在医院的发展上,院长们“不找局长找市场”,一切都依循市场规律来办。
我的设想是,今后医管局的办公地点要设计成完全开放式的,大家一进门就可以对局里的办事流程一目了然。做到公司制运作、企业化服务。 本报记者 汪玲 摄影 刘畅
揭秘市医管局
医管局类似集团总部 院长是分公司老总
医管局是干什么的?
东城根街55号一幢不起眼的小楼的7楼,“成都市医院管理局”的牌子已经悄悄挂上了好些天。这个神秘的新机构,今后将掌管着成都大大小小的市级医院。但就其编制而言,却极其“微型”,包括局长在内,目前所有编制人员仅10多人。
据了解,市医管局属市国资委下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主要负责组织所属医院实施医疗发展规划,管理公立医院的人、财、物,推进所属医院探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同时在重大突发性和灾害性事故及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还要组织所属医院承担救护任务。
目前市政府已先期将市卫生局所属的20家医院划转给其管理。
未来将打造成一个类似“集团公司总部”的机构,而医院院长就是各分公司的“老总”,该谁当院长,也要由“董事会”说了算。
和卫生局什么关系?
无论是业界专家的呼吁,还是2009年4月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均强调要推进公立医院的管办分开与政事分开,落实公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成都市医管局踏出了探索改革的第一步。
实现管办分离,医管局和卫生局的具体关系如何?一些人担心如果二者之间仍是上下级关系,真正的管办分离就很难实现。
新成立的卫生局和医管局到底是何种关系?
娄进解释说,两者彼此独立,业务上医管局负责医院的人财物管理,而卫生局则只从宏观政策上予以把握和调控,而在社会性公共卫生问题出现时,卫生局则代表政府向医管局“采购”医疗服务,两者没有隶属关系。从而可以真正保证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实现,让医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蜗居”――买房压力,白领早死十年
熬夜族(夜猫子),你睡着了吗?
“哥的寂寞谁能懂?”全面揭秘网购性用品黑幕(专题)
拒做“快男”!男人一生只有16小时性高潮(组图)
揭秘!一天250次性高潮的女人(图)
(实习编辑:王俊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