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集中区医疗保障堪忧

医院动态 jkdyz 30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昨日,有媒体报道了农民工找老乡给婴儿打针,病情却出现恶化。据悉,婴儿已转至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目前尚未脱离危险期。

  黄荣范说,目前已经花了8000多元。对作为工厂清洁工的他来说,这是8个月的工资。

  而老乡“医生”闻知后,昨晚打电话给黄荣范。还与医科大学的医生通了电话,详细告诉医生打了什么针。

  至于孩子病情恶化,是否与打针有关,还必须等化验结果。

  “医生”其人

  看病收费便宜 老乡对他评价不错

  无疑,这位老乡“医生”被推到风口上。

  昨日早上,这位老乡也赶往福州去看望孩子。在与记者通话时,他说也是一片好意。随后7个电话都挂断了。

  而至今,黄荣范还徘徊在是否找老乡“医生”理论的矛盾之中。老实巴交的他说,大家都是朋友,花点钱就算了,只要孩子能好转。

  尽管他现在后悔带孩子给老乡“医生”看病,但对于老乡是否无证非法行医等,并没有多大概念。

  据多方了解,该“医生”夫妻均在宏太鞋厂上班,租处窗户上仍张贴“诊病拨打电话136××××××××,联系人徐××”的纸张。

  在洪宽工业区的许多老乡都认识他,对其评价还不错。“医术很好,每次吃点药病都会好。”湖南籍人老林表示,特别是治疗结石,很有功效。

  “有时候只收一包烟。”老乡说,他经常背着一个药箱子给附近老乡看病,收费很便宜。如外面打点滴要七八十元,他只收四五十元。

  “觉得诊所太贵了,而且要去好几次。”据洪宽工业区的农民工反映,附近有一个小诊所,还有一个洪宽卫生院,但老乡都不爱去。

  新闻背后

  农民工缺乏医疗知识

  医疗保障堪忧

  福清市卫生部门一位人士指出,老百姓特别是农民工对医院有恐惧感,实际上也是看病贵的一个缩影,导致许多农民工不敢去医院。

  “反映了农民工朋友在医疗知识上的普遍缺乏。”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郑振绫硎荆无证行医是不被允许的。但在民间有些人懂点医术,在常见病上提出意见很常见,但不能以医生身份诊断。

  郑振缛衔,在农民工务工者集中区加强医疗知识的普及显得很迫切。

  实际上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根据记者调查,该工业园区很多农民工仅仅参加工伤保险,多数没有医保。

  对此,郑振缛衔,除了农民工自身需要主动提出签订社保等外,企业也必须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这需要包括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推动。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农民工集中区医疗保障堪忧性生活成为打工妹心中的痛(专题)

农民工集中区医疗保障堪忧130岁老妇成全球最老寿星(图)

农民工集中区医疗保障堪忧原质检总局官员:问题奶粉不会追责到部委

农民工集中区医疗保障堪忧2010新闻频道精选火爆热文

农民工集中区医疗保障堪忧“浙江代表炮轰“全民吃碘”政策

(实习编辑:冼雪明)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农民工集中区医疗保障堪忧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