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价6000元患者要付3万元揭秘心脏支架“暴利”链

医院动态 jkdyz 13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使用的心脏支架长了“毛刺”,段先生手术后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加重了,于是他将医院起诉到法院。

  近日,就在段先生等待法院判决并苦苦寻找支架来历的时候,曾在北京某经贸公司从事过医疗器械销售的孟先生披露了心脏支架从销售到手术过程中的利益链条。

  “一端是生产商,一端是患者,中间是经销商和医生,心脏支架被层层加价后安装到了患者的身上。这其中隐藏的巨大利益关系,捆绑住患者,让他们苦不堪言。”孟先生说。

  暴利

  进口支架进价6000元

  患者3万元买下

  孟先生所在的公司,成立于2003年,代理德国产的某品牌心脏支架。

  一年后,该公司又相继注册了另两家公司,分别代理美国的品牌和国内某品牌。

  孟先生说,3家公司的老板是同一个人,就连办公地点也是一处,分别与天津、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地30多家医院有着业务关系。

  销售心脏支架的公司之所以能够给医院如此高的回扣,“主要是支架的利润空间巨大。”孟先生说。

  例如,一个国产支架,销售公司进价不到3000元,卖到医院11500元,而医院卖给患者20000元以上;一个进口支架,销售公司进价6000元左右,卖到医院23000元,医院卖给患者30000元以上。

  招数

  每做一个手术医生都有提成

  用掉过期支架提成更多

  手术前,病人家属要付给手术医生手术费1500元。手术中,医生每用掉一个支架,销售公司就会给他提成1500元,用掉一个扩张球囊提成500元。

  如果是用掉即将到期甚至是过期的支架,手术医生会拿到更多的提成。这样一来,便会驱使手术医生尽可能多地给患者安装心脏支架。

  由于销售商通过医生向患者提供心脏支架,共同的利益将他们紧紧捆绑在一起。一旦发生问题或事故,遭到举报的销售商便会用注销公司的办法来躲避法律的制裁。销售商和医院自然会站到一起,竭力掩盖事实,共同对付患者。

  心脏支架业有内部潜规则

  “销售额的20%要返给医院的心内科主任或者主管院长,3家公司每年返给医院的钱就多达6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支付给走穴手术医生的钱。”孟先生披露。

  “公司代理的扩张球囊、与支架手术有关的导管、导丝等,一般没有中文标识,都是走私品,这些器具在加价5至10倍后卖给了医院,医院在此基础上再加价10%至15%提供给患者。”孟先生说。

  三大猫腻

  冒充进口或谎称合资

  在手术时,有的医生会以国产支架冒充进口支架给病人使用,或者告诉病人使用的是合资企业生产的支架。其实,市场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合资支架。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进价6000元患者要付3万元揭秘心脏支架“暴利”链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