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这个害人精,时不时就出来兴风作浪,闹得我等肉食者战战兢兢,对着猪肉直犯嘀咕―――吃还是不吃?吃吧,生怕被老妖“灵魂附体”,不吃,口里又会淡出“鸟”来,好生为难啊。我这里老调重弹,是由于上月中旬以来广州发生了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前后共有70人倒下,虽然各位均无生命危险,但难免给人留下长长的心理阴影。广州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还为此议论纷纷,可见瘦肉精的“精神影响”何其深远。
按照惯例,出事后有关部门总要紧张一阵子,追究责任、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等等,仿佛一下子焕发出了激情与活力。比如广州天河区动物防疫监督所负责人称,在2月24日以来的生猪屠宰过程中,已采取对每头猪进行100%瘦肉精检测(昨日《南方都市报》)。100%检测,意思就是一头也不放过,而以往只是抽检其中的2%,这个比例连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都觉得太低。问题是,要想一头猪也不放过,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一时不计成本可以,长期坚持能行么?我看难。分管食品安全的副市长曹鉴燎也说难。
这就是运动式执法的局限―――激情难以持续。杜绝这种思维,需要维护法律和制度的尊严,使其就像门上贴着的秦琼和尉迟敬德,不法之徒望之骇然不敢作恶。而这又需要执法部门平日做好功课,真的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点做到了没有呢?说起来也够雷人的,我们嘴里这块肉有七八个部门在管,但还是让瘦肉精钻了空子。这大概并非瘦肉精神通广大,而该归咎于执法的漏洞。七八个部门一起管,往往就是七八个部门都不管。有好处大家争着往前凑,没好处大家争着往后退。一旦出事,因为弄不清楚到底是哪一环脱钩了,也就落个你好我好大家好,强调强调,突击突击,事情一完就过去了。下次再发生同样的问题,“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监管有漏洞,买肉须谨慎。不知道以后菜市是不是也该像股市一样,用这样两句话来提醒市民。反正在我们这个地方,凡事都得自己多长个心眼,商贩的话固然不能相信,部门的话也不能尽信,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前段时间毒奶粉闹得人心惶惶的时候,市上兴起了DIY热潮,但自己动手磨豆浆可以,产猪肉却难―――你总不能自己养头猪吧?除非大家从此断绝“肉欲”―――其实只要吃东西就有风险,而“断食”却是万万使不得的―――因此,市民一方面要在饮食上发扬大无畏的精神,一方面也只能冀望监管部门改进工作。改进改进再改进,把以瘦肉精为首的害人精逼退逼退再逼退。








(责任编辑:吴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