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敏感改叫”樱树油” 火锅烧烤添加成”行规”

黑食品 jkdyz 86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罂粟是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材料,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然而,读者刘先生向天津网–城市快报反映,天津一家食品添加剂店公然销售罂粟油,而且销售情况很火爆,前来购买者绝大多数是烧烤店和火锅店的老板,他们将购买的罂粟油作为调味剂,添加到烧烤肉类食物和火锅、砂锅当中,以增加食物的香味。记者调查发现,鉴于罂粟两字过于敏感,在6月23日,该食品添加剂店销售的罂粟油改名为“樱树油”。  

  销售 罂粟油每瓶售价45元

  6月22日,在东丽区赵沽里的一家食品添加剂店,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添加剂摆满了货架。在货架的显眼位置,记者看到,用透明塑料瓶装着的罂粟油非常引人注意。在罂粟油的包装上写着食品添加剂的字样,其主要成分一栏中写着粟子油和香辛料。这种瓶装的罂粟油容积约四五百毫升,每瓶售价45元。

  记者假装进货,并对罂粟油表现出兴趣。一名女售货员非常热情地走过来向记者介绍,罂粟油是一种香辛料,味道十分独特,具有超强的提味和增香功能,而这一功能是其他香辛料无可比拟的。记者发现,不到半个小时,就有好几位顾客买走十几瓶罂粟油。女工作人员表示,购买罂粟油的人绝大多数是烧烤店、火锅店的老板。他们把罂粟油作为烧烤肉类食物、火锅、砂锅中的增味剂,而这一行为已经成为该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

  更名 避讳“禁毒日”敏感

  当记者表示要购买1瓶罂粟油时,那名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产品十分抢手,该店的货已经全部售出,“要货的话,明天来买,上午就会到货。”6月23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该店购买罂粟油时,女工作人员从货架上取出1瓶添加剂递给记者,记者仔细查看标签后发现,标签上的“罂粟油”三个字居然变成了“樱树油”。女工作人员解释,“里面的东西完全一样,只是名字改了。”记者问道:“为什么还改名字呢?”女工作人员回答:“禁毒日快到了,罂粟两个字太敏感了。”

  生产 国家指定唯一生产企业

  随后,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罂粟油,又叫御米油,是罂粟籽经过灭活后提炼而成的。2005年,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罂粟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罂粟籽仅允许用于榨取食用油脂,但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用于加工其他调味品。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指定的唯一的允许利用罂粟籽榨取食用油脂的生产企业。罂粟籽油脂纳入国家新资源食品进行管理,上市前应按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经销。罂粟籽油脂的包装和宣传应符合国家法规。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口罂粟籽和罂粟籽调味品。记者看到,在该产品的外包装上所标注的并非“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而是天津的一家食品添加剂企业。

编辑点评:潜规则之毒
  食品里放罂粟粉,这才是真正的“毒食品”。以前就风闻一些火锅店、烧烤店通过此种缺德方式来赚昧心钱,但以为只是个别现象,没想到在这些行业这已经升级为“潜规则”了。
  既然是“潜规则”,不仅说明问题存在的范围较大,还说明问题由来已久。记者的暗访也证实了这一点――罂粟粉竟然在食品调料大市场内公然销售!不知道有多少市民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了“毒品”,不知道有多少人的身体受到戕害而不自知、反倒极口称赞商家做出的食品“味道好极了”!
  如果看到新闻,我不知道食品里放罂粟粉的“潜规则”还要“潜”多久。很多“潜规则”往往都是因为意外或媒体曝光才得以真相大白,这次也不例外。某些“潜规则”的背后其实也都隐藏着更大的“潜规则”――相关部门的失职失责甚至是包庇纵容。谁来倒逼罂粟粉背后的黑色利益链?谁来清理“潜规则”背后的“潜规则”?是该拿出行动的时候了! ――佳子

精彩推荐
愤怒!男医生别碰我老婆私处

曝光人造鸡蛋造假全过程(组图)

性瘾男花百万买春上万次(图)

烧烤真相:病死臭肉混上罂粟料

杨永信陶宏开论战“戒网瘾”

实拍惠州老鼠干一条街(图)

暗访黑作坊:死鸡鸭烂肉变身美味叉烧

臭皮鞋被我们吃进肚里(图)

(实习编辑:谢瑜琳)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罂粟”敏感改叫”樱树油” 火锅烧烤添加成”行规”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