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橄榄油国标实施逾一个月,目前名称混乱、以次充好等行业乱象依然严重
橄榄油由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受到现代消费者追捧。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橄榄油名目繁多、标识含混、质量参差不齐,专家提示消费者购买橄榄油要多加比较,对进口橄榄油也不可太过迷信。图为某橄榄油及食用油展览会的现场画面。
GB23347-2009橄榄油、橄榄果渣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已一个多月,但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橄榄油行业的乱象并未被扭转,绝大部分销售人员对国标一问三不知,记者随机采访的10多位挑选橄榄油的市民也表示没听说过新国标;市面上很难找到按新国标生产包装的产品,少数改装的产品却擅自延长了保质期,被明令禁止不能称为“橄榄油”的橄榄果渣油依然以“橄榄油”的名义横行于市。
乱象 1
果渣油冒充初榨橄榄油
按照新国标规定,油橄榄果渣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称作橄榄油。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橄榄油行业最流行的掺假就是加入橄榄果渣油来冒充初榨橄榄油。广州粤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明说,果渣油是一种从油橄榄果渣中获得的油脂,过程多数是靠溶剂浸提,“橄榄油最大的特点是营养好,用溶剂来浸提会将营养成分破坏”。
张智明透露,果渣油和初榨橄榄油的进口差价很大,前者离岸价不到30元/公斤,后者超过60元/公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说,有部分不法厂家会把果渣油买来勾兑后当成初榨橄榄油卖,赚取暴利。海关2006年一次调查显示,果渣油进口增速最快,当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果渣油达到515.9吨,增长4.8倍,如果把它也当成橄榄油算,果渣油占进口总量的42.1%。在某超市,一款名叫米娜娃烹调橄榄油的产品,虽然中文标称是橄榄油,但其包装上的英文标示是Oliver pomace oil,也就是橄榄果渣油的意思。至于这是什么橄榄油,销售人员解释这是第三级的橄榄油,可以用来炒菜。第一级是特级初榨橄榄油,第二级则是纯正橄榄油。事实上,这是一种在新国标中等级最差的油脂,但其售价不菲,3升高达248元。
另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进口的橄榄油制品中,有超过60%是果渣油。
乱象 2
鲜有产品按新国标标注
此次新标准被行业普遍关注。标准明确规定,标签要标注油橄榄果实采果的年份,同时要以原产国的灌装日期为生产日期,若是进口分装产品,在标注原产国生产日期的同时标明分装日期。至于保质期的起始日期,须以原产国的生产日期为起点,进口分装日期不能作为保质期的起始日期。加工方法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是冷压还是浸榨。
然而,在多个超市里,尽管新国标实施已经超过一个月,除了部分的多力特级初炸橄榄油有按新标标注外,其他橄榄油产品均是今年9月之前的产品,均未按新标准执行。
根据新标准的要求,橄榄油的名称应按照标准标注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级初榨橄榄油、初榨橄榄灯油、精炼橄榄油、混合橄榄油等。不过目前市面上的橄榄油名称简直就是五花八门。
特级初榨橄榄油、100%纯正橄榄油、橄榄葵花油、烹调橄榄油等名称十分常见,混乱的叫法让大家分不清所买的橄榄油到底属于哪种等级。
多力橄榄油广州区一位梁姓经理表示,厂家还有旧包装,所以目前按新旧国标生产的产品将并存,最快半年后将有所好转,“但是对于目前混乱的定价策略,以及果渣油冒充橄榄油等情况则要寄望主管部门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