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猪流感更名(点击查看)
设计对白
被冤枉的猪:咳、咳,冤枉啊,这个流感病毒可不是我传给人的,干吗非要以我的名字命名?还好,后来人类给我正名了!
未能幸免于难的狗:咳、咳……猪大哥,我比你还冤!我也被传染上流感了,难受啊!
◎剧情回放:
2009年,刚刚送走了“禽流感”,4月墨西哥又爆发所谓的“猪流感”。墨西哥卫生部部长表示,“病毒是从猪身上来的,人也会被感染”。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对该病的了解逐渐深入,该病毒最终被发现与猪并无多大关系,于是又被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这场几十年不遇的全球流行病疫情,再次在全世界打响了一场公共卫生保卫战。最新预测是,未来两年全球将有超过10亿人感染甲流。
◎娱说健康:
科学是严谨的,所以被冤枉了的猪最终洗脱了“罪名”。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在不断进步,但也需要时间。如今,人们更多地认识了甲流,恐惧心理也从最开始的谈“甲流”色变而归于平静。
甲流是可怕的,如果我们对它还不那么了解。
甲流并不可怕,如果我们讲卫生、勤洗手、注意保暖、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被甲流”的机会可以降到最低。
第二幕
抗甲流口罩(点击查看)
设计对白
八角:大哥,这甲流可真是好东西啊,它一来您可是咸鱼翻生、身价倍增啊,小弟我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大蒜:咱这还算低调的呢,你看人家口罩,一出场直接贴一标签――“抗甲流口罩”,更能卖个高价,那才叫炒作高手,咱得学着点!
◎剧情回放:
11月初,一则消息称,“我国成功研发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口罩”, 这种新型口罩,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抑制率达92%,水洗也不失效。
随后,国家药监局辟谣:从未批准生产过所谓的“抗甲流口罩”,短短四天内,涉事企业生产的所谓“防流感杀菌美容口罩”全部停产。一场关于“抗甲流口罩”的闹剧迅速在喧嚣中落幕。
伴随甲流疫情的发展,股市上“甲流概念股”暴涨,各大行业也都在纷纷搭车炒作甲流概念,就连大蒜、八角、辣椒、生姜这些农副产品也都搭上甲流“顺风车”身价倍涨,最夸张的当属大蒜,一口气上涨了近40倍。
◎娱说健康:
还记得非典时期,金银花、板蓝根、食用醋、消毒液等产品价格暴涨;手足口病爆发时,消毒液一度卖断货;甲流袭来之时,与其毫不相关的大蒜、八角、辣椒也被炒得沸沸扬扬,再现了以往大发灾难之财的怪圈。一场甲流,肥了谁的荷包?
当疫情袭来,人们往往陷入恐慌,很容易被各种“传闻”所左右。然而,当大家冷静下来回首静观,不难发现,其实甲流也是一块试金石,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度。
第三幕
碘盐门(点击查看)
设计对白
某甲亢患者:我这病啊,都是食盐加碘惹的祸!
加碘盐:我怎么知道你缺不缺碘?宁可错补一万,决不放过一个!
◎剧情回放:
我国一度有7亿多人缺碘,因此导致的碘缺乏病曾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因此,从1994年起,我国开始强制推行加碘盐。然而从我国开始强制推行食盐加碘那天起就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长期食用加碘盐是否会导致补碘过量而危害健康?多年来,对此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2009年,这样的争论达到高峰,关于取消食盐加碘的强制性,让居民自主补碘的呼声越来越高。
◎娱说健康:
加碘盐的初衷是好的,而且在消除很多地区曾经多发的大脖子病等碘缺乏病方面,碘盐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而如今,我们想活得更科学更健康。毕竟,有的地区不存在碘缺乏的情况,从丰富多样的饮食中可以获取比从前更多的碘,加碘盐该想想是否要退出历史舞台?无论如何,强制添加的“一刀切”做法总是太不科学。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 蜗居”――买房压力,白领早死十年
熬夜族( 夜猫子),你睡着了吗?
“ 哥的寂寞谁能懂?”全面揭秘网购性用品黑幕(专题)
拒做“快 男”!男人一生只有16小时性高潮(组图)
揭 秘!一天250次性高潮的女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