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地沟油一次毒死8只鸡

黑食品 jkdyz 12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惊!地沟油一次毒死8只鸡
地沟油半成品二次流向灰色路线图

惊!地沟油一次毒死8只鸡
长沙疑似地沟油黑加工点分布

  地沟油,自最初从餐饮企业回收到最后被“生产”,有两次流向过程。第一次是捞油工从餐饮企业回收后的去向,第二次则是粗加工后的去向。长沙的地沟油是否也像成都一样,悄悄地回流进了餐桌或植物油生产企业?这个问题可以从地沟油的流向路线图中,得到答案。

  记者调查得知,地沟油的二次流向路径,主要有以下五个途径,一是流向正规的生物柴油制造企业,目前,湖南这样的企业有七八家,这是地沟油最合理的流向;二是饲料生产企业;三是化工原料生产企业,如用作油漆原料,等等;四是植物油生产企业;五是直接回流上餐桌。

  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权威的调查结果,可以完整显示地沟油的全部流向路径,但来自业内人士的分析和本报记者的暗访结果显示,地沟油回流餐桌,只是一个数量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的问题。

  油脂厂不接受参观的秘密

  李植民(化名),湖南宁乡人,企业家。他是一个轻易不在外面吃饭的中年人,即使要吃,也只到盒饭店吃。

  “理由很简单,我在盒饭店吃,可以看到老板是否用刚煎的猪油炒菜,在饭店里,你能看到吗?”李植民说,他从不在外面包括超市购买植物油,在家里都是用上好的肥肉熬油吃,“为了多活几年,只能这样。”

  这种饮食习惯,李植民并不是之前就有的。“在一次考察中,我不经意的一次发现,彻底改变了我对食用油市场的看法,从那以后,我就坚信,市面上的植物油可能来路不正。”

  李植民说,几年前,他在浏阳、岳阳等地,选择了几家比较有名的油脂化工企业,准备前去考察,但那些企业根本就不接受外人参观,“每个企业都显得很神秘,没有特殊关系,根本进不去。”

  后来,李植民通过关系,来到了岳阳市某油脂化工厂参观。“他们生产时,不让任何陌生人进去。”在接下来的参观过程中,李植民发现,他们的生产场地干干净净,甚至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地沟油、潲水油和用盐水瓶盛装的成品油,分成五个等级,摆放在展厅中。“这些油不仅分成了等级,还配上了标签,看上去和外面的植物油、色拉油完全一样”。

  李植民没有问这些油的最后去向,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坚信这些油肯定流向了市场。“一个简单的问题是,现在长沙市每天要消耗那么多植物油,但这么多植物油的生产原料都从哪里来?谁能拍着胸脯说,全国每天消耗掉的成千上万吨食用油里,没有被加工过后的地沟油?”

  也就是这次参观之后,李植民不再在外面吃饭,也不再购买植物油了。

  与此相呼应的是,长沙市民张女士表示,现在很难吃到放心油――农村里自家养的猪杀了熬的油,或者买了好的油菜籽、花生等,亲眼看着炸出来的油才干净,吃得放心。

  拿着批文要办营业执照

  2010年4月1日下午3时许,长沙县暮云镇莲华村某地沟油加工点。在远离107国道的一个普通民房前,包括长沙县暮云镇工商所一名工作人员、本报两名记者在内的暗访小组一行3人,推开一扇虚掩的小柴门,走了进去。

  眼前的一幕令人震撼――锈迹斑斑的铁门半开着,一栋破旧的泥砖屋前坪,散乱地堆放着一个个东倒西歪的铁皮油桶。在靠近铁路边的民房尽头,即是“生产车间”:一个大的水泥缸里,装满了回收来的地沟油,旁边有一个长手柄的勺子,缸下面是一个用来加温的灶,一旁堆满了柴禾……在“生产车间”的后面,是一条充满污物的小水沟,生产产生的废弃物随着这条小沟,直接流入到屋后的水田里,而水沟附近已成不毛之地。

  暗访小组在进入加工点后始终要捂着鼻子,才能勉强往里走。

  在记者暗访的半个多小时内,始终没有见到这个加工点的任何工人。临走时,一个中年男人赶了5只羊通过铁门进到了屋内,往铁路边的坡地走去。

  暮云镇工商所负责人袁杰告诉记者,这个地沟油加工点以前在另一个村,在一次媒体暗访后曝光后,转移到了这里。“那个老板通过很多关系,找到工商所要求为其办理营业执照,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办下来。我们也怀疑其生产的合法性一直没有批。如果今后真查出有问题,我们批准他的营业执照是要负责任的。”袁杰说,加工点老板多次拿着长沙市环保局、长沙县环保局的批文来工商所要求办理执照。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惊!地沟油一次毒死8只鸡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