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谈学生营养餐安全监管乏力

黑食品 jkdyz 5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在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到来前,陕西省在4月19日~24日短短一周内,发生了4起学生食用“蛋奶工程”食物引发不良反应事件。学生、家长、老师甚至全社会的质疑都集中在了同一个问题上:谁来保证学生营养餐的安全?如何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学生营养工程遍地开花

  “好吃吗?”

  “好吃!”一年级的小童(化名)把刚刚发下来的面包拿在手里捏扁,才放在嘴里,眼睛一直盯着课桌上的酸奶。

  10时,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小学校里,从1年级到6年级的孩子们人手一份营养加餐,面包、牛奶隔天供应。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营养加餐都是学校负责购买,教委对类别和品牌并没有严格限制。北京市的其他中小学校如果有营养加餐也都这样。“这些食品都是从大型超市购进的名牌产品,质量都能保证。”该负责人再三强调。

  “各个学校如果想做营养加餐,我们支持,也会要求他们从正规渠道购进食品。”北京市学生营养办公室副主任肖燕平告诉记者。在北京,由北京市教委统一负责的只有学生营养午餐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引发食物中毒的“蛋奶工程”是2009年由陕西省政府牵头,在陕西省内实施的。国内因地制宜开展的营养餐工作还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山西省静乐县的“一颗鸡蛋工程”等。

  自1997年开始,我国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大豆行动计划”、“中小学豆奶计划”、“学生饮用奶计划”、“学生营养餐”等工作,但目前仍在全国大范围内推行的只有后两者。据统计,从1999年开始试点到2007年,“学生饮用奶计划”已经覆盖了28个省(区、市)的70多个城市,涉及12000所学校,每天供奶325万份;截至2005年,“学生营养餐”也已覆盖了北京、上海等20多个地区,覆盖中小学生100余万人。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深谈学生营养餐安全监管乏力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