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回应“居民健康卡”:卡号采用身份证号

权威发布 jkdyz 3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卫生部2月初印发的《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称,今后,居民将拥有唯一、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卫生部门会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保护?对于网友关心的问题,卫生部相关部门负责人13日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独家专访予以回应。

  《第一回应》栏目记者:有网友提问,现在去医院看病,一般都会办医疗卡,为什么要发放居民健康卡呢?

  卫生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并明确将卫生信息化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卫生信息化是推动医改任务落实的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整合卫生资源,规范服务与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与监管能力,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卫生信息化整体框架中联结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国家、省、地市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业务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开展协同服务,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居民健康卡从功能上将逐步统一现有的新农合一卡通和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方便居民预约挂号,方便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开具处方、治疗工作,进行费用结算。同时,有利于转变原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减少重复检查,减少患者就医排队次数,缩短候诊时间,改善就医感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改善医患关系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回应》栏目记者:从目前来看,居民健康卡有什么功能?

  卫生部:居民健康卡主要有4项功能。一是身份识别。二是跨机构就医一卡通。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各类业务应用数据库进行交互处理,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逐步实现全国就医一卡通。三是存储基础健康与主要诊疗信息,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居民健康卡作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联结载体,支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在各系统间的共享交换。还可以脱机存储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有关信息,满足异地交换共享和社区及居民健康管理的需要。四是新农合费用结算与扩展功能。支持金融等扩展功能,如与金融机构联合发卡,用于金融结算等。

  《第一回应》栏目记者:网友“拖工资”疑问,“我是湖南人,在北京工作了三年,但没有北京户口,我能领取居民健康卡”吗?

  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均可申领,发行对象为本地常住人口(含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居民健康卡首次制卡经费,卡应用支撑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费用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原则解决。补办居民健康卡的成本经费由居民承担。

  《第一回应》栏目记者:很多网友对“信息安全保护”比较关心,那么,居民健康卡采用何种信息安全保护方式?

  卫生部:一是居民健康卡采用密钥安全技术,实行全国统一的分级密钥管理体系。卫生部建立居民健康卡密钥体系及国家级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制订密钥管理制度,负责生成和管理全国的一级根密钥,并按照统一规则生成二级根密钥,分发给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本级居民健康卡密钥管理系统,制订密钥管理制度并报卫生部备案,负责管理使用二级根密钥,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则生成三级根密钥或者卡片密钥,通过密钥技术防止数据被篡改。二是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强化居民健康卡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三是个人可以设置居民健康卡用户口令,授权读取内部信息。四是居民健康卡应用过程中采用CA证书进行认证,保障读写数据人员的身份真实可靠。五是居民健康卡信息必须由专门终端机具读取和写入,并与医疗机构应用系统进行后台绑定。六是居民健康卡个人信息的使用,按照国家个人隐私保护有关规定执行。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卫生部回应“居民健康卡”:卡号采用身份证号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