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好食材离餐桌有多远?

食品安全 jkdyz 12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6月23日,在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共同举办的南北农业合作对接活动上,200多家区内外农业企业达成农业合作项目初步意向200多个,合作投资规模达160多亿元,预计将会带动广西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144万亩,养殖家畜146万头、家禽2105万只;带动农产品加工311万吨,农产品销售300万吨以上。广西农业、水产畜牧业是给桂菜提供重要原材料的源头产业,如今形势大好,这对振兴桂菜来说,无疑也是相当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如何缩短桂菜原材料与桂菜餐桌之间这条路,仍是社会各界需要关注的问题

  1

  尴尬

  南宁餐馆到广东买回广西原材料

  餐饮行业的竞争,除了人才的竞争,同时也是原材料的竞争。谁拥有优质的原材料,谁就拥有了做出好菜的先决条件。因此四处寻访优质、特色原材料是每家餐厅、酒楼必不可少的功课。

  广西毗邻广东这一美食大省,向来广东流行什么菜、兴吃什么,广西就会“闻风而动”,所以广西的大厨们都习惯了到广东寻找好食材。

  但最近,记者却听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其一,南宁某新开张的高档粤菜酒楼标榜所有食材皆取自广东,老板也颇感自豪。谁知老板亲自到广东走了一趟,发现高价购买、花大成本运回来的广东名鸡“清远鸡”,竟是广西玉林周边农户养的土鸡,只不过被广东鸡贩子收购后,运到广东市场,换了个名称而已,售价却涨了近一倍。

  其二,一家星级酒店做广式烧卤,该酒店行政总厨告诉记者,他们选用的鹅十分讲究,必须体型适中,肉厚骨小,肥腴鲜美,这样烧制出来的鹅才皮脆肉香,肥而不腻。过去他都是到广东进货,有一次他在横县一家养殖场看到有同样品质的鹅,立即提出高价收购并长期要货,但该养殖场场主无奈地告诉他,这些鹅早就被广东贩子订了,价格不高但签了长期合约。该总厨只好继续到广东进鹅。

  记者向农户、养殖户了解到,广东贩子到广西收购原材料拿回广东卖,是早已有之的平常事。因为距离近、省运费,再加上广西的原材料品质不差,拿回广东很快都能销售一空,所以把广西称作广东的“后备仓”,绝不过分。一些广西本土餐饮企业不解其中奥妙,舍近求远,到广东各大批发市场里寻找原材料。

  广西气候多样,一年四季瓜果蔬菜不断。据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400多万亩,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北运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种植面积1332万亩,水果产量750万吨,是“亚热带水果之乡”;全区肉类总产量和水产品总产量均居全国第八位,广西是全国养猪大省,广西优良猪种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市区。另外,近年来广西还大力发展马铃薯、食用菌等新兴产业,马铃薯免耕栽培全国领先,食用菌面积、总产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有“绿色生态边疆”、“土特产仓库”的美誉。

  2

  遗憾

  特色原材料“藏在深闺无人识”

  中国烹饪大师、广西金禾宫大酒店行政总厨赖均仪,说起桂菜原材料就大叹“可惜”,“好闺女藏在深闺无人识”。十几年前,他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烹饪大赛,尽管那时还没有提出“打造桂菜”的口号,但他已经开始琢磨要用广西的特色食材来做桂菜。赛前他在区内四处下县份、乡村走访,发现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当地人喜欢用假蒌、紫苏等香草、香叶做菜,味道浓郁、特别。赖均仪便以假篓入菜,加上自己的创意灵感,做出一道特色假篓牛肉卷。最后该菜被评为大赛金奖,事后许多外省同行、大厨都来向他打听这道菜,打探“神秘叶子”的来历。如今在许多地方,都能吃到这道假蒌牛肉。

  “当时少数民族拿假篓做的菜都很简单,卖相不佳,如果我没有留心,或者照搬原做法制作,那很可能这道菜不会被人关注。”赖均仪说,其实广西还有很多特色食材,只要用心去挖掘,用心去设计、包装,都能做出美味佳肴。他举例说,巴马特产火麻仁就是对人体非常好的食材,当地虽然开发出了火麻系列的速食品,但唯独在用火麻做菜上仍因循守旧。

  许多游客到巴马吃过火麻煲的清汤,但由于火麻汤没有漂亮的容器盛装,也没有重点的功效介绍,游客吃过以后毫无印象。在赖均仪看来,这都是对原材料的浪费。于是今年年初,他专门到巴马买回火麻仁,结合现今人们注重营养、喜吃清淡的潮流,制作出包括高、中、低档次,主菜、甜品、主食一应俱全的火麻特色菜,如火麻炖水鱼、火麻炖辽参、火麻鸡汤、火麻木瓜爽、火麻烙饼等,颠覆过去只能把火麻入汤的传统做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客人欢迎。

  像假篓、火麻这样的广西特色原材料还有很多,只是缺少“识珠”的“慧眼”,所以一直默默无闻。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广西好食材离餐桌有多远?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