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绿地雨后野菇疯长 市民谨慎采食避免中毒

食品安全 jkdyz 4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一夜的秋雨过后,昨天(10月11日)一早河东区郑庄子护仓河畔的绿地上长出了成片的蘑菇。附近居民纷纷采摘。对此,热心居民张先生表示担忧:“蘑菇会不会有毒,吃出毛病来?”专家建议,对于野生菌类,市民还是慎采慎食,以免食物中毒。

  北柴场大街和护仓河之间是一片绿地。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时,采蘑菇的市民已经离去,草地上被踩踏得有些凌乱。据张先生介绍,早上他散步经过此处,发现有三五个遛早的人在草地上找蘑菇,而且已经找到了不少。蘑菇的样子是白色纺锤形的,头上还有毛一样的东西。因见这些蘑菇长相奇特,张先生建议大家吃的时候小心点儿,可别是毒蘑菇。但有的市民不以为然地说:“这是白蘑菇,白色的蘑菇一般不会有毒。”“早上,草地里有大片的蘑菇,现在几乎都采光了。”张先生边说边找漏网的白蘑菇。

  最终在草地的边缘处发现了一片白蘑菇。这种蘑菇中有的周身雪白,蘑菇头长约六七厘米,直径两厘米左右,伞盖外侧毛茸茸的;有的则伞盖略张且变黑。

  专家鉴定

  为“毛头鬼伞菇”

  未“开伞”的能吃

  昨日(10月11日),记者把拍下的蘑菇图片传给了农科院的一位专家,他一看照片马上就认出这是“毛头鬼伞菇”。之所以叫毛头鬼伞菇,是因为这种蘑菇的长相特点:蘑菇伞盖的外部有密集的小鳞片,看起来毛茸茸,而此类蘑菇成熟后期形状很像一把撑起的伞,每当生命到了最后,整个蘑菇的伞盖都会老化变黑连同内部的成熟孢子化成水滴进土壤中。

  据介绍,还未“开伞”的嫩嫩的毛头鬼伞菇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提炼药物。但一旦成熟“开伞”后便不能食用了,因为那时它的体内就有了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生成。另外,该专家特别提醒,由于毛头鬼伞菇含有一种阻止酒精转化的酶,不能当下酒菜,在喝酒时同吃。否则会引起食用者酒精中毒。

(实习编辑:陈华锦)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河畔绿地雨后野菇疯长 市民谨慎采食避免中毒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