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平:98%痴呆患者没有得到专业照顾

聚焦医改 jkdyz 5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8月15日,在2014中国卫生论坛《老龄健康圆桌会议》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贾建平指出,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是临床上老龄化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完善的养老系统,98%痴呆患者没有得到专业的照顾。他建议,要尽早建立相关研究平台,降低痴呆患病率。

  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高企

  需建立相应系统 从血管病进行防治

  在临床上,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是困扰老龄化社会的两个重要问题。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疾病,而轻度认知障碍是痴呆的早期阶段。贾建平指出,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到痴呆,过程相当漫长,可能需要20年的时间。

  据了解,由于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痴呆患者也迅速增长。目前,中国痴呆患者超过800万,预计2040年将超过2600多万。“痴呆致残率非常高,是造成老年人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最常见疾病,位居老人死亡原因的第五位。”贾建平分析道。

  贾建平团队在全中国开展的痴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当中,痴呆患病率为5.14%,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为3.21%,血管性痴呆为1.5%,其他痴呆是0.43%。

  但让人更为担忧的是,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竟达20.8%。按这个发病率计算,我们中国1.4亿的老年人中有3000多万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

  贾建平呼吁,我国这么庞大的认知障碍人口,必须重视起来,建立相应的系统,“轻度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可知,要减少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可以着重针对血管病进行防治。”

  我国痴呆病防治缺乏研究数据

  降低痴呆患病率需开展长期稳定的人群研究

  贾建平在全国36家医院调研时发现,医院建立记忆门诊后,痴呆的检出率从0.1%上升到0.41%,干预后医生开具抗痴呆药物的比例从23.6%上升到67.5%。“但令人失望的是,由于目前我国仍没有建立完善的养老系统,我们调查发现98%痴呆患者没有得到专业的照顾,”贾建平发现,我国主要缺乏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缺乏基于长期随访的大型人群研究,需要建立长期、滚动的纵向随访研究。

  2、缺乏政府组织管理下稳定的系统科研平台。

  3、缺乏痴呆药物的规范化疗效研究

  4、缺乏对痴呆患者的照料和支持的措施策略。

  贾建平建议,要成立中国痴呆科研平台,设立痴呆专项基金,开展药物和非药物的干预研究、痴呆风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痴呆照料和支持研究,这样才有可能在老龄人口大国阻止痴呆的发生,降低痴呆的患病率。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贾建平:98%痴呆患者没有得到专业照顾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