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奶茶的生意更好了。奶茶的安全能不能让人放心呢?
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奶茶店随处可见,虽然品牌各不相同,但都是现制现卖、冷热均可。而在马路边,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手拿奶茶边走边喝的年轻人。显然喝奶茶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习惯。
采访中不少人都说,在夏天的时候,他们几乎每天要喝一到两杯奶茶。那么这些经常饮用奶茶的消费者是否清楚奶茶是什么原料做的,里面含有什么成分?
消费者:“我觉得奶茶最好是茶和奶而不是用糖精。”
消费者:“应该是奶粉、奶精之类的吧。”
奶茶到底有没有奶?
目前在很多奶茶的做法最早起源于台湾。按理说,一杯正宗的奶茶,应该由鲜奶、红茶加糖冲泡而成,这样的奶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不过这样的配方对街头的奶茶店来说,成本过高。所以目前几乎所有奶茶店都心照不宣地用奶精代替了鲜奶。
奶茶店工作人员:“(你现在加的是什么东西)奶精。(你们现在加不加牛奶)不加牛奶。口感不好。”
这名工作人员说牛奶不如奶精的口感好,那么奶精的好口感是怎么来的?里面究竟含有什么成分,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呢?消费者对这些信息是否了解。我们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消费者:“奶精,真不怎么清楚。”消费者:“报纸上报道过用奶精不太……(你知道奶精是什么东西吗)化学成分。”
奶精的主要成分是植脂末,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和多种食品辅料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产品。又称粉末油脂、脂肪粉。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主任朱加进博士:“植脂末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氢化植物油。”
据了解,氢化植物油是对身体危害很大的一种产品。植物油在由液体氢化之后变成饱和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酸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会促生糖尿病和老年痴呆,导致生育困难、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等问题。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主任朱加进博士:“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就是反式脂肪酸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吃得多的话。”
对于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的体脂当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2003年也曾在《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中建议“为了增进心血管健康,应该尽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随后多国政府都积极行动起来控制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2003年,丹麦发布政府规定,从2007年6月1日起,凡是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2%的油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美国、加拿大和韩国要求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加拿大还同时出台了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限量。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反式脂肪酸的是使用还没有明确的固定。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主任朱加进博士:“具体多少量,这个营养学会也好,国家也好,都没有推荐的标准,所以这个也很难来定义。”
朱教授说目前国内对于反式脂肪酸的使用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大量的饮用对健康还是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所以朱教授建议,大家最好还是选择绿色天然的饮品。“最好还是少摄入一些这方面的食物。可以选择绿茶这些可以多摄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