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并非猝不可防

社会万象 jkdyz 4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猝死不是一时造成的,长期作息不规律以及压力过大是主要原因。及时调整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可以避免引发三高、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症,避免猝死。

  近日,深圳一白领猝死的新闻,惊爆了大家的朋友圈。据媒体报道,3月24日一早,这名年仅36岁的IT精英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的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据死者家属介绍,由于项目进度紧、难度大,作为该项目的软件负责人,其经常加班加点。公司租了附近酒店用于项目开发期间的住宿,他常加班,有时要到早上五六点钟,接着又去上班。死前一天,他跟妈妈说了一句话:“我太累了。”

  一句“太累了”,道出了过劳死的心酸。统计显示,近年来“过劳死”青年猝死案例猛增六成,上班族因频繁加班身体每况愈下。此前,由中国医师协会等联合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IT行业“过劳死”年龄最低,平均只有37.9岁。统计数据还显示,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约有60万人,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而京沪等一线城市六成白领过劳,有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

  猝死一般情况下没有任何征兆,少部分人会有胸口疼、胸闷憋气、头昏头疼、嗜睡等症状。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本身有隐秘性的疾病,比如心脏病,平常没有做检查根本就不知道,有些白领连续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殊不知,一旦过度劳累就会引发疾病造成猝死;第二种是过劳死,指健康的人在过度劳累的状态下,身心俱疲,导致器官衰竭死亡;第三种是有显性基础病的人,例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但是还和健康人一起加班,在过劳诱因下会导致猝死。

  此外,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负担激增、连续工作,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过量饮酒或者药物成瘾、睡眠不好、饥饿、暴食等,伴随着情绪变化,像紧张、愤怒、焦虑,或者忽然碰到一些不称心的事件,都可能出现过劳死的风险。专家指出,八成的猝死与冠心病有关,而很多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都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长时间的超量工作与压力。

  上班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出现熬夜、抽烟喝酒、暴饮暴食、过度疲劳、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等情况,如果不及时调整,这样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久了,就会引发三高、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症,可能导致猝死。

  猝死,听上去虽让人有些恐惧,但是它却时刻提醒公众,也许离我们并不远。大家在熬夜加班或是玩的时候,要冷静的想一想要不要这么拼?要避免发生猝死,上班族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证充足睡眠。不得已熬夜时,要定时起身锻炼,熬夜后注意补充水果、蔬菜、蛋白质。

  频繁发生的中青年猝死事件,让人警醒:死亡不再是一个只关乎老年人的话题。猝死的背后,隐藏的是国人对慢性病的无意识,中青年人平时应更多关注体检数据,主动预防慢病。事实上,中青年人突发心脏病或脑血管病死亡,之前十有八九存在疾病,最好每年体检一次,了解自己有哪些遗传性、基础性或者是隐性的疾病。这些疾病你不查可能就不知道,但是它们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猝死并非猝不可防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