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顾晋:中西部基层太缺好医生

社会万象 jkdyz 17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推进分级诊疗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基层卫生人才匮乏,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2015年,农工党中央医药卫生工作卫生委员会的“基层卫生人才匮乏”调研课题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从业人员编制,是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来自吉林、陕西的材料显示,编制问题致使很多基层人员无法享有财政工资补偿政策。然而,新医改赋予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乡镇卫生院不得不自筹资金,聘用临时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加重了乡镇卫生院的负担。

  2.编制与财政拨款不同步,使基层卫生从业人员无法享受相关待遇。云南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乡镇级医疗单位受到财政能力限制,各地普遍存在“有编制而不能招”的问题。县级为减轻财政负担,人员只退不进,而乡镇卫生院没有用人自主权。编制与财政拨款不同步,导致具备人员编制的基层卫生人员无法享受相应的待遇。

  3.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乡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落后。河南省的调研发现,受执业环境、生活待遇、后续发展等因素影响,符合资质的人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导致越是基层人员越短缺。

  4.基层卫生从业人员培训、晋升遇到困难。山西、云南、河南的调研数据均显示,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存在很大缺陷,比如中西部大部分医学院校没有设置全科医学系;基层医疗单位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全科医学生的学位授予和行业认知度存在瑕疵等。

  针对上述问题,可从四个方面改善。

  首先,相关部门在基层卫生人员编制、财政保障计划方面,要制定中西部优先的人才输送机制,并保障卫生费用的及时划拨和监督使用,有效引导应届医学院校毕业生、县级医院高年资医生以及乡镇村医的合理流动。

  其次,试行“县召乡用”、“基层派出”机制等人事制度改革。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实施“县招乡用”机制有效解决了乡村医生没有相应待遇、职称晋升障碍等后顾之忧。

  再次,提高基层医疗单位人才待遇刻不容缓。财政、人社等部门要根据乡镇卫生院人员的执业资质、工作类别、艰苦程度等,建立乡镇卫生院岗位津贴制度。相关职能部门还要加快制定乡镇卫生院人员子女入学、住房照顾的政策。

  最后,建议教育部在中西部医学院校优先设立全科医学系,逐步试行“全科医学系定向免费生”制度,并考虑从生活、经济等方面调控,以保证人才输送。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全国人大代表顾晋:中西部基层太缺好医生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