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群分”:托老所趋于专业化

老人生活 jkdyz 4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近日,72岁的李秀云老人来到位于商水路的夕阳清敬老院,仅住了一天就被推荐到邻的福星敬老院。原来,两所敬老院已达成协议。一家接收能自理的健康老人,另一家则接收不能自理的老人。

  敬老院的做法对老人是否有利呢?身体健康的李秀云告诉记者,和一些瘫痪在床的老人住在一块,心里觉得挺别扭,心情也受压抑,“转院”以后一切就好多了。

  不能自理的老人对此怎么看呢? 80岁的王瑞欣对记者说,原先和腿脚好的老人住一块,看到他们出出进进,心里特别着急,而且与他们好像说不上话。现在住在一起的都是不能动的老姊妹,大家还真有话说,心里也好受点。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两位老人的观点代表了两类老人的看法。据两家敬老院负责人介绍,他们达成协议的初衷也是从两类老人的需要考虑的。

  据了解,不久前,青岛安康老年公寓和市北区颐康托老所也达成了类似口头协议,相互接收和推荐两类老人。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养老机构“专业化”将是养老机构发展的趋势.据《老年生活报》

(实习编辑:郭淑梅)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人以群分”:托老所趋于专业化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