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在庐山的诗情

老人轶事 jkdyz 12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1959年7月至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中央委员谢觉哉、林伯渠(以下称“三老”)于6月29日与毛泽东主席同船到达九江,30日上庐山,由大会接待处安排下榻河东路178号和179号别墅。

  大会初期,毛泽东主席在开会时说:“这次中央和各省市领导同志来庐山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带点休息的意思。去年的‘大跃进’成绩伟大,也有些问题,逐步在解决,已经解决了不少,剩下的还在解决中。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周总理也说:“跃进一年了,大家都很忙,这次到庐山把经验总结总结。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还是第一次在这里召开会议,许多领导同志都没来过。

  近几个月,国内的经济形势较以前有了好转,高指标、浮夸风的压力没有那么紧了,多数同志都轻松了些,这次会议安排得不算很紧。因此,会议初期,大家边开会,边在庐山参观古迹名胜。”此后,与会同志三五成群,游山看水,谈笑风生,所以大家戏称到庐山来是开“神仙会”。

  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他们很想借这次开会的机会在游山观景中联系实际,用诗文表达个人感情。

  7月5日休会,“三老”商定游山一天。庐山气候变化异常,气象站预报当天天气为雨转阴,一大早却是红日高照。董必武高兴地邀谢老和林老结伴游览仙人洞和御碑亭等处,他们一行上车出发。

  “三老”一到仙人洞,就议论了一番,都有相见恨晚之感。董老漫步至仙人洞大门前,对四周环境赞叹不已,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突然汹涌的黑白云雾铺天盖地般笼罩过来。

  此时董必武诗兴大发,对林老说:“我先来一首,你也要拿出一首啊!”于是,董老轻轻抚弄着下巴,一首七律《初游庐山》朗朗念出口:

  庐山面目真难识,叠嶂层峦竞胜奇。

  乍晴乍雨云出没,时高时下路平陂。

  盘桓最好寻花径,伫立俄延读御碑。

  如许周颠遗迹在,访仙何处至今疑。

  林伯渠听了董老念的诗文后,兴致也来了,用手在眼镜上扶了七八下,随即和上一首《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呈奇。

  崖拥翠松几日月,云如沧海起陀陂。

  清泉终古漏仙洞,花径何人写石碑。

  栗里先生留雅韵,桃源是处不须疑。

  董老点头回味一会儿林老和韵的这首诗后,竖起大拇指说:“这首诗不仅每个韵脚押得准确,而且诗意高雅,是首好诗。”董老的话说得林伯渠有点不好意思,连随行工作人员都哈哈笑了起来。

  林老接着说:“我们都不必谦虚,是庐山这美好的风景名胜给我们提供了吟诗的内容,欢迎谢老也来一首。”“好啊!不过我今天是裁判,下次我再露一‘首’。”谢觉哉笑诺。

  数日后,“三老”同游海会寺和秀峰。谢觉哉补写了一首《游海会秀峰等处》:   又是中华第一山,从庐山外看庐山。

  一泉飞跑自天下,五老从容席地谈。

  诗中所说“五老”对应党内“五老”,亦是此诗回味无穷的含义,大家同声称赞。

  次日,董必武将自己那首七律诗《初游庐山》交给朱德过目,并请指导。朱德读罢,随即挥笔写上一首七律诗《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1959年7月7日):   庐山面目何难识,扬子江边一岭奇。

  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

  五老峰前庄稼好,今年跃进不须疑。

  董必武读完这首诗文说:“诗的含义深刻,它生动的叙事艺术,给人灵魂以启示,很好!很好!”

  “三老”同游庐山你唱我和,争识庐山真面目,再加上朱德的参与,使同志间的关系更加亲切融洽,气氛更加轻松。

(实习编辑:张丽娟)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三老”在庐山的诗情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