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生活心理 jkdyz 4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对多数现代人而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是一份奢望。每天忙着挤地铁上下班,忙着交际应酬扩展人脉,忙着进修学习给自己充电……这样的快餐文化成了滋养浮躁心态的沃土。“忙”字拆开看,是“心亡”,心迷失了,人必然会变得浮躁。

  要减少这样的浮躁心态,就要学会放空自己。空是一个佛学术语,与“有”相对,译为空无、空寂、空净。空并非“虚无”,而是一种自由的、不受羁绊和约束的精神状态,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接近,即个体感受到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了人性解放、心灵自由。

  空是一种宽广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其外在表现是经常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帮助别人的行为增多,而且不是为了犒赏而去帮忙;他们的社会支持度、威望、人气很高;他们更逍遥、洒脱、和谐、包容。正如房间空了才可以住人,容器空了才可以盛东西,心空了才能容纳世界。放空自己的人,对成功执着而不执拗,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受焦虑的折磨,曲解现实,甚至愤世嫉俗,而能清楚地评判他人和环境。他们也会生病、不快乐,但对痛苦的体验不同,少有焦虑、抑郁等负性体验,能坦然地对待挫折,接受不完美。他们更乐于跟人分享,努力实现共赢。

  当今社会,人们每天被海量信息包围。网上的信息纷繁复杂,在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绑架了我们独享心灵空闲的自由。无论你是否愿意,是否需要,这些信息都会不时跳进你的生活,进入你的视野,迫使你无意间对其进行加工。因此,信息时代的人们更容易迷失,这需要我们有强大的认知、过滤功能。让自己的心“空”下来,有助于明确自己的需要,不至于迷失自我,变得浮躁。

  要放空自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尝试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吃东西、喝茶、喝酒,不再狼吞虎咽。呼吸、运动也都可以尝试慢下来,比如练瑜伽、打太极拳等,不再追求立竿见影,重在享受过程。其次,如果觉得自己长期浮躁不安,难以调节,可寻求亲友的心理支持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最后,社会有关机构应尽可能提供有利于发挥价值的环境,创造机会。同时多做正面宣传、公益宣传,减少浮躁气氛。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