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滋病”传言已有9年 多为有高危性行为男性

疾病要闻 jkdyz 13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我市疾控专家告诉记者,“阴性艾滋病”的传言早已有之。专家表示,艾滋病恐惧症正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关怀和干预对策。

  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

  “‘阴滋病’并非新鲜物种,在网上也已经炒了好几年了。”专家说,自2002年以来,国家疾控中心陆续收到数百起来自网络聊天室的投诉。投诉者自诉有类似艾滋病症状,自我怀疑为“检测不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查出致病原。

  2010年1月,国家疾控中心通过网络招募“自疑感染者”来京,在88名报名者中选出59名为调查与检测对象。59人中,男性占54人,来自22个省市,平均年龄34岁。其中,84.7%的人自诉出现症状前有过高危行为。

  今年初,检测结果得以披露。临床检查结果显示,59人中有40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余19人有一些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无关的常见的非特异性变化;17人各有1项生化检查异常值,但与各自主诉临床症状不符。

  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参比实验室检测显示,所有59人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嗜异种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相关病毒检测均为阴性,1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

  也就是说,“这59名长期遭受精神折磨的自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既无一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也无一存在可以解释其症状的传染性疾病。”

  我市也有“恐艾”市民

  我市专家表示,艾滋病恐惧症正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关怀和干预对策。

  市疾控中心检测室周乐告诉记者,“恐艾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是,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复去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又持怀疑态度。这样的患者我市也有,不过症状不似这么严重。

  她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故事曾有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来到市疾控中心艾滋病检测室,还没有等专家开口,就叹了口气说,他很可能有艾滋病。他在一次高危性行为后,总感觉自己越来越消瘦,还特别容易发烧感冒,免疫力降低。现在工作也不安心,稍微有个头疼脑热,就与艾滋病联系起来。

  周乐说:“当时我给他检测出来了,并不是艾滋病,他当时似乎松了口气,但转瞬间,又皱起眉头说可能还是处于潜伏期。我怎么解释都没用。”1个月后,这个小伙子又来检测了1次,1个半月后又来检测,3个月后又来检测。尽管每次检测结果都是阴性,但他始终放不下心来。

  周乐每年都会碰见几个这样的“病人”,最多的,连续几年都来,每年都要做上七八次。“艾滋病没患上,却被自己的心理负担搞垮了。这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干预。”

权威解答:

卫生部:可排除自述阴性艾滋病人群感染艾滋病毒

卫生部:两轮调查均未发现“阴性艾滋病”

卫生部:所谓阴性艾滋是恐艾症状 无未知病毒

39解读艾滋病防治误区:

专题:香港Y男星感染艾滋病毒 艾滋病如何检测

“阴滋病”传言已有9年 多为有高危性行为男性 

【名人】盘点:已被确认患艾滋病的名人

【事迹】勇敢抗击艾滋病的名人事迹

【误区】Y男星染艾滋病 十问解读艾滋病误区

【预防】Y男星染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4要点

【检测】Y男星染艾滋病 艾滋病治疗其实不浮云

(责任编辑:陈韶鹏)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阴滋病”传言已有9年 多为有高危性行为男性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