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生活常识 jkdyz 8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身体出现不适,第一反应不是去医院,而是在网上寻医问诊。不用出门,不用排队挂号,花几分钟发条微博,就能得到专业的建议。目前在各大微博网站上,各类医生名头的微博数以千计。根据记者不完全的统计,南京地区开微博“看病”的医生有两三百人。

  有人戏言:微博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微博是万万不能的。现在的微博,确实很有威力,不但能寻人、能打拐、能募捐,现在还能“看病”了。微博上挂着主任医师,甚至是专家教授头衔的医生不在少数,网友们也乐得有这么一个免费寻医问药的平台。“微博看病”,一夜流行。

  客观而言,“微博看病”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它可以帮助个别患者得到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通过自我保健和理疗缓解病情;比如,它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缓解现实中的医患矛盾和紧张关系等等。但是真要通过微博来看病,治病,但实际上不靠谱,应该谨慎对待。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虽然现在患者以看西医居多,但“望”和“问”仍旧是医生诊断病情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加上现代化的疾病检测设备,最终确定患者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可是“微博看病”,不但没有了中医的“望闻切”而只剩下了“问”,连西医的仪器检测也无法做到。医生所能做的,仅仅是根据患者的陈述来判断病情,指导用药。

  即使不是医生我们也知道,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相反,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会呈现出同一个症状。如果微博上的医生仅仅根据网友对症状的描述来判断病情,指导用药,则误诊的可能性会很大。如果患者根据这种误诊结果自己去买药吃,不但会延误了病情,耽误了正常的治疗,严重的还会导致对健康的更大的伤害。

  “微博看病”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有律师表示,网络上的一些所谓“专家”“教授”,现实中可能只是一些普通的医生,甚至是医术低劣的庸医、医托。他们参与“微博看病”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医院和诊所拉客人。再比如按照卫生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医生在网上提供医疗建议,没有收费,也不构成医疗合同,如果出现了误诊等医疗事故,患者很难为自己维权。

  应该说,不管是“网络问诊”还是“微博看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从理性和客观的角度来看,建议网友们谨慎对待,不能为了图省事省钱而耽误了正规的诊治,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徐晓宇 实习编辑:蓝玮)

最受欢迎保健热文
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经络养生活气血

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人字拖加重脚负担

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睡姿好可去皱纹

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卧室植物巧搭配

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压力过大信号

  • 十个喝水习惯暴露出你是水盲
  • 给宅人一族的10条养生经
  • 日常使用手机接打电话的7大误区
  • 三种错误刷牙方法最糟蹋牙齿
  • 面部表情过于丰富容易衰老
  • 从疲劳走向疾病只需要五步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微博看病不理性 易耽误病情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