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胆固醇有“功”也有“过”。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胆固醇是机体所必需的一类物质,因为它有着极为重要的生理作用。它不仅是合成维生素D、胆汁酸和一些激素的原料,而且还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因此,在人们的每日膳食中,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胆固醇。但长期过多的摄入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就会造成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发现,食物中的胆固醇,特别是来自动物性食品中的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每日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取量应少于300毫克。这里应指出的是,胆固醇除来自食物(一般称为外源性)外,机体自身亦能合成(一般称为内源性),机体可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限制膳食中的胆固醇摄取量,在降低血胆固醇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来自植物性食物的谷固醇和豆固醇不被机体吸收利用,有降低血清固醇的作用。例如,常喝豆浆对降低血胆固醇有一定效果。所以提倡多吃粗粮和豆类。
(实习编辑:张一鸣)
今日热点:
活到100岁,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并不遥远。以下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你有活到100岁的长寿潜质吗]
活到100岁,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并不遥远。以下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你有活到100岁的长寿潜质吗]
- 47条经过验证的经典长寿秘诀
- 老人性生活可以持续到70岁
- 老人该不该享受“性福”
- 老年人多活22年的5个方法
- 睡觉姿势决定你是否长寿
- 老夫少妻如何搭配才最幸福
- “老牛吃嫩草”好处多多
- 睡眠有十忌 哪种睡姿利于长寿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