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绘画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书画家们也是众寿星中的“团体冠军”。
书画家长寿,可以从历代书画家的寿命记载中得到证明:唐代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都活到80多岁,颜真卿被杀害时已76岁;明代的文征明90岁,文嘉、董其昌都高寿80岁以上;清代的“四王”平均84岁。现代书画家中,80已属“小弟弟”,年愈90者大有人在,如黄宾虹、何香凝、齐白石、林散之、肖娴等;百岁开外的也不乏其人,如孙墨佛、苏局仙、冯钢百、朱屺蟾等!
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88岁那年,还设计了圣玛丽大教堂。美国工人伯利曼74岁退休后,81岁学画,举办了20多次个人画展,
有人曾作过统计,将明清两个朝代的帝王、高僧、名画家作了比较,结果如下:书画家平均80岁,高僧66岁,帝王不足40岁。由此说明,书画家的书画活动比高僧的修行更有利于健康;帝王骄奢淫逸,寿命短促乃为必然。中国历史上80岁以上的帝王仅有4人:梁武帝86岁,武则天82岁,宋高宗81岁,清高宗89岁,而偏偏这四位帝王都是书法爱好者。
宋代大词人秦观,因政治上倾向旧党,屡遭贬谪,精神苦闷,心境忧郁,竟至卧床不起。友人高仲符闻讯赶来,特地带上唐代诗人王维的一幅《辋川图》对他说:“阅此图可以治疾。”秦观得画甚喜,阅于枕上,激起了他身临其境的想象,不由得全身心陶醉于山水楼台的意境里,“数日,疾良愈”。
清代王石谷的《秋山红树图》画得甚好,王时敏观后大加赞赏并欲留下。怎奈王石谷不肯割爱,时敏老人只好在画上题词作罢:“石谷此图虽仿山樵,而用笔措思全以右丞为宗。故风骨高奇,逾出山樵规格之外。春晚过要,携以见视,余被欲留之,知其意颇自珍,不忍递夺,每为怅怅然。余时方苦嗽,得此饱累日,霍然失病所在,始知者昔人檄愈头风,良不虚也。庚戊谷雨后一日西卢老人王时敏题。”由此得知时敏老人欣赏王石谷的《秋山红树图》后,痛苦的咳嗽竟然消失。因此有感而发,题了上面一段话。
事情无独有偶,书画疗疾今日又有续篇。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前不久谈及此事,他说,我们生活中被浮躁和颓废所交织纠缠的情况已骚乱得太多太久,渴望高尚与平和。他看中了一位书法家的字,挂于客厅,这幅书法作品给他总体的感觉是静谧,有一股淡泊、宁静、清正之气,现在这幅纯正而生静气的书法作品,悬挂在他家的客厅中,已成为平凹君一块心的栖地,使其在心理保健上得益匪浅。
古今书画保健疗疾的例事还有不少。美国费歇公司利用“画窗”,让病人抬眼从屋顶的玻璃窗看到葱绿绿的树木和透过树叶洒落的阳光,减轻了患者的忧虑,降低了病人的紧张程度,促进了医疗效果。这种被认为有助于康复的画窗视觉疗法,全美至少已有1500家医院采用。
在日本,欣赏画廊正在成为都市人心理保障的时尚。画廊里典雅的装饰,合理的灯光,悦耳的音乐,再加上与书画家们和谐的交流,的确是一块在现代纷杂的大都市中未被侵蚀的艺术净土,令观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仿佛脱离了嘈杂的现实生活,领略到艺术欣赏的忘我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