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老人喊痛家属莫太操心

老人心理 jkdyz 16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对子女诉说身上疼痛,可当子女们带老人去医院时,医生往往又查不出确切病因,子女们也为些伤透了脑筋。

  医学专家指出,对于这些常喊疼痛的老人,做子女的切莫太关心。

  对于这种常年累月的疼痛,医学上称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一般是由有组织损伤的急性疼痛迁延而成。急性疼痛当组织恢复后,疼痛自然也就终止,但如果遇到下列因素时,就易发展为慢性疼痛。

   一是病人把疼痛看成是某种严重疾病的信号,因而出现焦虚、恐病、感到无助无望,进而行为紊乱、活动减少、滥用止痛剂;

   二是病人疼痛发作时,容易引起家庭、配偶、亲友、同事和医务人员的过度关心和重视,这些关心和担忧,让病人可感到生病的种种“好处”,使病人的疼痛行为不断得到强化。上述两种因素是导致病人出现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

  由于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因素偏多,因此患者往往用遍了中药、西药、针灸、按摩、推拿等常用的治疗疼痛的方法,效果也不会太好。对于这类老人,在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行为治疗,效果较好。具体行为治疗可由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属共同来完成。

  患者可通过深呼吸及自我催眠的方式,来改变对疼痛的认识,知道疼痛是不用药物也可得到控制的,消除对慢性疼痛的无助无望心理,加速疼痛的缓解和消失。

   患者家属、亲友在病人疼痛发作时,表面上对病人不要太关心,即对病人想卧床、不想活动、爱服用止痛剂等行为不予理睬,有时甚至进行批评,而对他们的恰当行为进行奖励。通过这些方法,可让常喊疼痛的老人快乐地走出慢性疼痛的阴影,幸福安度晚年。

 (实习编辑:朱小宇)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医生提醒:老人喊痛家属莫太操心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