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无法忍受寂寞欲触电自杀

  北京市西城区平觉胡同一位75岁的空巢老人,因忍受不了寂寞,欲在家触电自杀时,被恰好到她家走访的民警救下。经过协调,昨(23)日,老人在养子的陪伴下,被民警送到了沙河养老院。 ……

老来有伴,真好

  “很不好意思,我才看到报纸,知道晚报在倡议社会关爱单身老人。我也想为我父亲找个伴……”前两天,记者接到市区杨女士的电话。她告诉记者,她父亲是一位企业退休人员,今年69岁了。母亲去世十几年了,父亲一直是一个人过。她和弟弟平时工作很忙,而且各有各的家庭,父亲有时候生病,他们都照顾不过来。因此,姐弟俩特别想帮父亲找个合适的老伴。 ……

老人乐观精神有助抗衰老

  从事本次调查的科学家指出,能乐观对待衰老这一自然现象的人比那些“悲观主义者”平均要多活7。6年。这一心理因素对长寿的影响竟然比公认的血压和胆固醇指标更为重要。 ……

老年人要防治压力过大!

  40岁的张先生可近半年来,在和妻子温存时,总感到吃力。张先生感到苦恼:还这么年轻,怎么这方面提前“衰老”了呢?其实,像张先生这样的情况已非罕见现象,这主要是“高压锅”式的生活方式“蒸”出来的。 ……

老人越老越怕死的心理原因

  惧怕死亡是种本能   从人类的进化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例如动物不了解火的特性,因此本能地会惧怕火,而这种对火的恐惧有助于它们逃离森林火灾。同样,当一个从来没见过相机的人面对闪光灯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退缩,尽管闪光灯是无害的,但这种千百万年保留下来的本能还是在起着作用。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

老人心理年龄逐年下降

  如果一个80岁的老人平日里唱起歌跳起舞来比年轻人还活跃,你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其实,今天上海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多。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老年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钟汝教授经过近8年的研究发现,上海老人的心理年龄正愈来愈年轻化。 ……

心理健康要戒八个过度

  一戒“忧虑过度”   即使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令人烦恼、焦虑的事情,我们也应振作精神、积极面对,而不该整天闷闷不乐地就此消沉下去。 ……

小心眼老年人如何克服狭隘心理

  所谓狭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胸狭隘、气量小,俗称“心眼窄”、“小心眼儿”。这种人只听得好而听不得坏,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又极易受外界暗示,特别是那些与己有关的暗示,极易引起心理的内部冲突。 ……

老人重组家庭包容最重要

  70岁的王奶奶老伴去世好几年了,她在老年大学结识了也是独居的孙爷爷,在孩子们的支持下,两位老人走到一起、建立新家。可是很快,他们便闹起了别扭:王奶奶发现孙爷爷在“圈子”里特别活跃,和很多异性朋友都是有说有笑的;而孙爷爷则感觉王奶奶太小气、爱唠叨……猜忌和赌气,取代了当初的温暖和体贴。 ……

良好的心态是灵丹妙药

  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诙谐幽默,豁达乐观。20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他因《草木篇》被打成大“右派”,押送回老家金堂县劳动改造。“文革”中又被戴上“牛鬼蛇神”、“人民的敌人”的帽子,连续被劳动改造20年。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恬静从容,笑看人生。如今已奔八旬的流沙河,两鬓如霜,双眼睿智深邃,神态洒脱超然,做事手脚利落,行走健步如飞。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