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别轻信“让利”假象

  “我妈耳根子很软,经常相信外面人说的话。一些虚假广告宣传可是让她花了不少冤枉钱,换回来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治疗仪、保健品等。每次我们告诉她这些都是没用的,她就会不高兴,显得我们当子女的不太孝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位热心读者这样发帖说道。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为此,心理专家建议,子女对父母应该多劝说、多陪伴,逐步改变他们轻信他人的毛病。 ……

老年人应循求自然美

  老年人的思维活动,“回忆”是一个主要方面,年轻时的阳刚,中年时的练达,历经的挫折与成就,都已时过境迁而不复存在。当年的风流与潇洒,一掠而过,难以被人们记取,更难以被新一代人所认识,随着生理的衰退、不可抗拒的心理变化,使得老年人再不可能像青年时那样,以方刚的血气去极目个人的遥远人生;更不可能如中年时那样,以明智的判断去把握多彩的周围世界。而对现实的老年人,……

中年人要怎样摆脱心理危机

  38岁的李芳凭自己的实力前不久被提拔为分公司的总经理,可居于高位后,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力不从心。现在她每天最担心的就是工作完成得不够出色,领导不满意,下属会超越自己,又怕工作中出现差错。焦虑感随之而来,脾气也渐渐暴躁起来,动不动就发火。工作效率急剧下降,睡眠质量日益变差,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整天感到头晕、疲乏,精力大不如前,服用药物也无法减轻…… ……

老人要想心理健康应保持适度紧张

  过度紧张有害于老人心理健康,但无所事是,百无聊赖,没有适度紧张也有害于身心健康。怎样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 ……

为什么人越老越恐惧死亡?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死”或与“死”相关的各种字眼,似乎成了他们最大的忌讳,而且,好像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越大越害怕死亡。于是,想尽办法远离疾病,也成了中老年人迫切追求的事。 ……

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5秘诀

  1。“五保”终变宝   一是保老伴。俗话说: “少年夫妻老来伴。”既是伙伴,更是侣伴。既然是伴,就要相保。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疼爱、相互鼓励、肝胆相照,心相印、情相融、行相随。保住老伴,就不会形孤影独,而与幸福共存 二是保老友。工作时并肩战斗过的同志,特别是在逆境中共生死同患难的战友,退休后是最有共同语言的。也是最亲近、最随便的老友,要常交往、勤勉励、……

别把“老小孩”当小孩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人们也经常听到“老小孩”、“小小孩”等描述老人幼稚行为的词语。那么,“老小孩”算不算老年人的正常表现呢? ……

老年人有哪些养生感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学会如何放弃。  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才能拥有一世光明;心情放弃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 ……

“老小孩”―心理退化的表现

  有一些人到了老年,某些行为会变得像小孩子一样,这是自然规律。如果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善待他们。 ……

老年心理健康有标准

  国外专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方面研究得比较具体,他们订出了10 条参考标准:① 有充分的安全感;②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③ 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④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⑤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⑥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 适度的情绪控制;⑨ 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 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