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人养生

老人轶事 jkdyz 5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从古至今,各种养生学说纷纷鹊起,形成蔚为大观的中国养生文化。

  首先,古人养生特别强调养心为主,节食为辅,概括为“清心寡欲”。老子有“无为而无不为”、“平和无欲”及“惜精爱气”的主张,孟子有“养心莫善于寡欲”的感慨,朱熹则从另一角度诠释了“清心寡欲”的妙处:“饱食当肉,不淫当斋,缓步当车,无灾是福,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多精神为富,少嗜欲为贵,服药十朝,不如独宿一宵,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其次,古人还强调要乐观豁达,寻访山水。彭祖有“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回乐意莫生嗔”的轻松;刘向有“佛祖无奇,但作阴功不作孽;神仙有法,只生欢喜不生愁”的顿悟;相比之下,刘禹锡就略胜一筹,他“空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间静中观”,“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其豁达开朗、淡泊名利之情溢于言表。

  再者,古人养生尤其强调要淡于名利,保持平常心。罗隐在这方面的体会就更多一些,“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知足常乐;“与其十事九如意,未若三平两满休”――顺其自然;“身后碑铭空自在,眼前傀儡为谁忙;黄金不是千年叶,红日能销两鬓霜”――莫为功名利禄所累。

(实习编辑:张一鸣)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浅谈古人养生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