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激荡的情史关键词一:婚姻革命

婚姻内外 jkdyz 23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60年激荡的情史关键词一:婚姻革命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上世纪50年代最美妙的词汇之一。在成千上万封建家庭、包办婚姻里痛苦煎熬的人们,正卷入一场伟大的婚姻革命。他们渴望着冲破“吃人的封建礼教”,横扫一切封建余孽,实现惊天动地的大变革。每个人都可感知到,幸福的未来令人激动。

  “刘巧儿”抗婚

  文/本刊记者黄杉粼

  60年过去了,“刘巧儿”仍然会被人提起,这是个曾经蜚声全国的名字,能瞬间唤起父辈们心中那个熟悉的形象。而这个形象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叫封芝琴。

  我们几经周折,联系上这位已85岁的老人。和黑白相框里那张娟秀的容颜相比,她干枯的皱纹早已沟壑分明。

  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老人苍老的面庞上表情变得复杂而多样,兴奋、深沉,不时流露出少女般的狡黠和娇羞。

  我的爱情谁做主

  “捧儿”(封芝琴小名)和表兄“岁蛋”(张柏小名)虽被指腹为婚,但青梅竹马两无猜,郎有情妹有意。然而,现实都是事与愿违,长大后的他们不曾想到,抬花轿吹喇叭的那一天不仅迟迟未来,反而等来一场曲折坎坷的经历。

  旧社会,有俗话“养女济困”。捧儿爹希望张家多给些彩礼,哪知张家人借着政府宣传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看到两个孩子情投意合,便想省下彩礼钱。

  捧儿爹想不过味,一不做二不休,给女儿另许了婆家。捧儿哭得泪人一般,死活不愿意。封父看女儿不愿,就又另寻了一家。当然,捧儿还是不愿,她心里只有一个岁蛋哥。

  张父得知封家接连给捧儿找婆家,就以屡卖女儿为名把捧儿爹告上了甘肃省华池县民主政府司法处。

  司法处作出判断,均以父母包办买卖为由撤销了捧儿的前后三次婚约,没收了所有的彩礼。两家从此产生了隔阂,不再来往。

  这场官司惹得封父又羞又恼。他托人四处打听,执意要再给捧儿找个好婆家。

  没过多久,便有了眉目,是一户姓朱的人家,人才家道都不错,大人们很满意,婚事就这样定下了。

  自由婚姻大对决

  解放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民主思想已经传播多年,婚姻自由像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年轻人火热的心。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60年激荡的情史关键词一:婚姻革命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