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药商马小非将"同仁堂"中药拎进北京华仁医院中药房。经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证实,马小非提供的同仁堂营业执照、公章、中药材质检报告等资质,均系造假。
5月27日,丽泽桥长途汽车站外,药商马小非接到从亳州运来的三编织袋"同仁堂"中药。
5月27日,华仁医院中药房,马小非的同伴李刚将送来的部分"同仁堂"中药,直接倒进中药房的药盒里。
5月27日,华仁医院中药房,马小非和合伙人李刚站在柜台里面,与医生交流,核对登记药品的名称及数量。
5月27日,华仁医院中药房,医生在核实、登记马小非刚送来的中药名称和数量。
中药饮片,包括片、段、丝、块等形状,是根据临床和成药制剂需要,将中药材炮制成一定规格,供给医生调剂配方或作中成药生产原料。
国家药监局201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规定,严禁经营企业从事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等活动;严禁从中药材市场或不具备饮片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个人采购中药饮片。
新京报记者经3个月调查发现,北京丰台区一仓库内,一家药商将大量中药材以“同仁堂”名义包装,发售到医保定点医院――华仁医院。
该药商提供的同仁堂营业执照、中药材质检报告、“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红色印章等,经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证实,均系造假。
华仁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同仁堂的包装袋现在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该院,在得知新京报记者全程跟踪假同仁堂中药进入华仁医院后,该负责人说,院方目前已与以前采购中药的厂家,断绝一切业务往来。
在“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多位药商均称可凭“同仁堂”的包装及相关资质售货,以此方式往北京售药的,不止一人。
中药饮片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甚至生命安全。多名亳州药商透露,中药掺假隐蔽且普遍,为图暴利,个别药商向名贵药材中掺糖、淀粉、滑石粉。
“风声紧,不能在北京干了。”马小非说这话,是在3个月前。
马小非就是被举报的那个人。
这名安徽亳州人做中药销售生意,在北京两年多,有个储药仓库。
马小非认为“风声紧”的原因是:连仓库里雇的清洁工都知道他“是干假药的”。
储药
“同仁堂”中药现身北京无名仓库
马小非的仓库位于丰台区五里店西一条无名路旁,地处偏僻,他和叔叔租住在离仓库不远的平房。
今年3月中旬,这间20平方米的仓库内,有两个货架和几个装满中药材的编织袋。货架上,几十包用牛皮纸包装好的中药,上写“同仁堂”。
“没订单,我们才不包(装)呢。”马小非说,包装好就意味着要送货,以前,包装都会在这仓库完成。
“得改变打法,不能在北京包装。”近期,马小非指令亲戚在亳州把药包好,再运到北京。“成本低,风险小。”
马小非称,这些“同仁堂”的中药包装袋都是真的,“药监局来查都不会出事。”
他卖的中药,价格比市面上低很多。多次见面,马小非都没和新京报记者装扮的中药进货商交易。
通过2个月的接触,信任渐渐积累,马小非也认为“风声过了”,开始跟记者谈生意。
5月25日,他卖给记者一批“同仁堂”中药,有胖大海、白芍和白果等,总价1550元。
资质
药商私刻“同仁堂”公章
“我拿一包给你查验质量。”5月25日14时,马小非的出租房门前,他从京NHIN88牌照轿车后备厢中拿出一袋药。
牛皮纸包装,一袋一公斤,底部生产企业标注“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合格证标签、“同仁堂”质检专用章俱全。
打开包装,里面是拇指大小的白果。“药袋跟同仁堂用的一样,药的质量不比同仁堂差。”他说,药袋从亳州印刷厂买的,合格证跟同仁堂的丝毫不差。同仁堂的中药袋分为大、中、小型,每捆500个,小袋160元,大袋200元。
“这是同仁堂的所有资质,你拿回去。”马小非说着,递过一沓中药成品检验报告单、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GMP证书等材料,均盖有“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红色印章。
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同仁堂在全国唯一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同仁堂”的资质从何而来?马小非说,同仁堂的业务员拿资质去谈生意时,他拿过来复印的,“出货凭据的公章是自己刻的,送货前由家人盖章。”
询问税票问题,马小非一皱眉,“正规同仁堂的税票不好弄,但弄到以后,售价至少提高60%”。
运药
长途汽车站接货 直接送往医院
5月27日9时30分,丽泽桥汽车站附近天桥下,马小非和合伙人李刚停车。从亳州至北京的长途客车于几小时前到站。
一名中年女子推着平板车从提货处出来,车上放着三个大编织袋。平板车推至天桥下,马小非付托运费,中年女子离开。
打开编织袋,里面是包装好的“同仁堂”中药,分类扎成一捆捆,标注药名有透骨草、生黄花、茯苓、枸杞等。
一般的出货流程是:医院下订单,他打电话给亳州家人,让后方连夜包装,通过长途汽车或物流向北京发货。“我们跟汽车站人熟,货就装在客车货厢里。”马小非说。两三天后,包装好的“同仁堂”中药送至医院。
除非结账或对货,一般情况下,马小非不出面接货,在车站门口雇一辆面包车,告知送货地点,司机直接拉过去。
贩药
假“同仁堂”流入医保定点医院
5月27日10时,为证明销售实力,马小非拉着一车“同仁堂”中药驶离汽车站,径直去北京华仁医院送货,记者随同前往。
华仁医院位于朝阳区垂杨柳中街,是一级甲等医院、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朝阳区大病医疗定点医院。
半小时后,京NHIN88停在华仁医院中药房门口。中药房与华仁医院大楼一路之隔,是间低矮平房。
马小非拎着两包捆扎好的药进到中药房,“送货来了”,跟医生熟络打着招呼。一名医生从外面拿着对货单,他开始跟两名医生对货,但并未结款。
“都是月结,我们生意往来两年多了。”马小非解释。
这次货重约二百斤,总价9000多元钱,有透骨草、生黄花、茯苓和枸杞等中药。
药房内,马小非的同伴李刚直接把部分中药倒进药盒。
“后备厢还有些货,我这就往其他门诊送。”午饭后,马小非驾车离开。他说,除了华仁医院,他还为北京的5家医院、门诊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