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企业被百家黑作坊包围 成本悬殊引尴尬

黑食品 jkdyz 226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正规企业被百家黑作坊包围 成本悬殊引尴尬

简陋,让黑作坊很易死灰复燃

正规企业被百家黑作坊包围 成本悬殊引尴尬

不少豆制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笼的

正规企业被百家黑作坊包围 成本悬殊引尴尬

检查农贸市场豆制品

  说到豆制品这市民们餐桌上再常见不过的食品,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但大家是否又知道,目前苏州所拥有的200多家豆制品生产企业中,正规企业仅有十几家,而市区日消费75吨之多的豆制品中,近半都是从地下作坊生产出来的,豆制品正规企业身陷重围。而如此情形之下,我市的地产豆制品“老相食”品牌在经过了两年之多的探索之后,终于寻到了一条“突出重围”的途径。

  十几家对两百多户 正规企业与地下作坊的对比

  事实上早在2005年底我市卫生部门就出台了 《苏州市豆制品卫生管理办法》,对豆制品生产企业的设备、自身检测中心、污水处理、配送中心等方面都进行了规范性的要求,豆制品加工企业准入门槛大大提高。如此一来,苏州市区过去的近200家生产企业一下子就减少到了十多家。可是大批无法“达标”进入豆制品加工领域的作坊们,并没有因此而退出豆制品加工行业,而是“转战”地下,开始了豆制品地下加工的营生。

  据统计,目前我市市区的豆制品日消费量在75吨左右,可十几家正规豆制品企业每日供应到市区市场上的总量仅为40多吨,近半市场份额被200多家地下豆制品作坊所占据。 “没办法,同样是卖豆腐,地下作坊出来的价格,要比我们的便宜多。摊主们要多赚差价,市民们喜欢便宜,我们的份额越来越少!”对于这地下豆制品作坊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好不容易“达标”进入豆制品加工行业门槛的企业们无不叹息。据苏州市豆制品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该协会的十多家豆制品生产企业,由于受规范化生产流程、标准化生产工艺等等条件所限,刚性经营成本长期居高难下,因此产品的定价面对地下作坊出来的豆制品价格,尽显劣势。“贵了没人买,没人买企业亏得更厉害”,如此恶性循环下,企业亏损面达80%以上,停产和半停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越来越多。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正规企业被百家黑作坊包围 成本悬殊引尴尬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