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实地视察市工商局和冼村肉菜市场,就《广州市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流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说,广州当初实行代宰制,本想减少批发商对市场的垄断,降低肉价,但实施几年来却发现猪肉市场的垄断更厉害了。很多市场只能中间商去屠宰场拿肉,否则便会出现打人等恶性事件。
市工商局局长张建华表示,广州将逐步取消由中间商操控的“代宰制”经营模式。
工商局:确有私宰肉进市场
“广州确实还有私宰肉流入市场,私宰现象大多发生在农村和偏远的地方”,市工商局副局长刘勇表示,他们现在已加大处理。
刘勇说,现在全市56家生猪屠宰场,相对北京市14家、上海市20家和香港2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偏多,很多不符合要求。屠宰场现在代宰一头猪收费25元,如果实行快速检测,一头猪检测费却要30元,如果用仪器检测,一头猪要300元。因此,目前难以做到每头必检,问题生猪和生猪产品有可能进入流通环节。
“代宰制”:易致各方责任不清
市工商局局长张建华汇报称,目前广州市生猪屠宰厂(场)主要采取“代宰制”经营模式,由生猪产品经营者自主选购生猪,委托本市屠宰厂(场)屠宰加工。这种“代宰制”经营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对解决中间环节费用过高问题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屠宰企业、配送商、零售商之间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不清。
由于生猪是肉品经营业户自行采购后委托屠宰厂(场)加工的,这些业户一般喜欢挑选瘦肉含量高的生猪,不会考虑质量安全问题。而屠宰厂(场)不直接经营生猪产品,生猪产品的好坏与其经营效益不直接挂钩,屠宰厂(场)质量把关的责任难以落实。同时,“代宰制”经营模式衍生出配送环节的中间配送商,而中间配送商凭借经营配送优势地位容易垄断市场。
广州将用5年时间淘汰33家屠宰场。
老李:
部队团级干部转业,从2004年开始在广州做猪肉生意。他说,他是自己选猪,送到屠宰厂屠宰完后,送到市场自卖,没有中间环节。因为一次性三十头猪,屠宰厂老板可以适当优惠。比从中间商处拿猪肉,一头要便宜一百多元。
“但是整个广州市像我这样的猪肉档主非常的少,我是靠‘打拼’出来的。”老李坦言,自己和很多中间商打过架,而他的部队转业的身份让有些人不敢轻易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