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聚氰胺产品”重现江湖”的消息,从昨日开始,中山市市有关部门在市场上开展了清查行动,截至记者发稿为止,尚未发现含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在中山市出现。
工商部门表示,2008年11月27日,工商局已联合市食安委、质监局、卫生局、环保局等部门,在市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厂对全系统查获的31吨含三聚氰胺乳制品公开进行焚烧销毁处理,杜绝了查获产品重新流入市场的可能。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接到上级的通知要求后,从昨日起至本月10日,中山市的卫生、工商、质检三部门已经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开展清查,并要求一天一报清查情况。记者了解到,卫生部门负责清查食肆和酒店等行业,工商部门负责清查流通领域,质检部门则负责清查我市涉及乳制品的生产企业。据介绍,截至当天下午为止,我市尚未发现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乳品及乳制品。
市工商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在1月30日,该局就接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转发省卫生厅关于立即清查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乳品及乳制品的紧急通知》。从昨日开始,各镇区分局已经开始清查行动,同时要求一旦发现涉嫌产品,必须在1个小时内上报。
据了解,在前期开展对2008年问题奶粉流通环节处理情况进行清查的基础上,工商部门本次行动将继续深入开展新发现的问题乳品清查工作,在原料奶粉批发环节组织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有无批发渭南市乐康乳业有限公司、宁夏吴忠市天天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粉。一经发现,工商部门会要求立即下架停止销售,查清来源和去向,并采取封存或暂扣强制措施,待进一步检验后作出处理。截至昨日下午,我市商品流通领域也尚未发现可疑产品。
中山市场未见“毒奶粉”
进口奶粉仍受青睐,市民喜欢去澳门采购奶粉
记者调查
批发店奶粉批发点仅代理品牌
昨日,记者调查了城区周边的一些零售店和专卖店,并未在店里发现网上公布的那些问题乳制品。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了沙朗金叶广场逛了一圈,共发现了3家奶粉代理销售店。其中珍惠雅贸易有限公司,主要代理品牌奶粉,向周边店铺批发。该公司柜台上摆放着惠氏、雀巢、雅培、施恩、贝因美、多美滋等品牌的奶粉,记者并没有发现熊猫、金桥等网上最近盛传的问题乳制品。记者咨询了相关工作人员,据介绍,除了摆在柜台上的这些品牌奶粉,该店没有代理其他品牌的奶粉。
其他两家奶粉销售店仅代理了两三个品牌的奶粉,而且看上去生意较为冷清。珍惠雅贸易有限公司的钟先生说,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很多奶粉厂家都已经不设门市销售店了,更多的是直接投放到商场,所以该广场目前仅有几家奶粉销售店。
专卖店进口奶粉仍受青睐
位于南区医院后侧的银潭一路上,距离不远的两家婴幼儿用品店是附近比较集中的奶粉销售点。记者发现,与奶粉批发店类似,两家店里销售的主要以品牌奶粉为主,两家店均没有销售金桥、熊猫相关批次的问题奶粉。
“我们是卫生部门指定的销售点,目前销售的品种不是很多,主要以进口奶粉为主。”一家专卖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他们在选择奶粉品牌的时候都比较小心。隔壁的阳光婴之岛店面里销售的奶粉种类比较多,除了大部分进口奶粉外,还有一些国内的品牌。
据店主介绍,目前国内的大品牌奶粉与进口奶粉的价格差不了多少,400克的一段奶粉价格在200元左右,所以很多人都选择购买进口奶粉。
“这个牌子是国产的,卖得一般。”店老板指着牌子为“兴安岭”的奶粉说。
百货商场:严把奶源质量关
含三聚氰胺的“毒”奶粉让广大市民们闻“奶”色变,超市在此方面也加大了质量检测力度,确保超市奶源的质量安全。
“超市十分注重商品质量。”益华百货乐家超市袁经理告诉记者,自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超标致婴儿肾结石甚至死亡的“毒奶粉”事件发生以后,超市十分重视进货的奶源质量,供应商必须提供奶源的检验报告,各方面达到合格要求才能进入超市销售。超市每天还有销售人员对商品进行抽查,超市不定时对商品质量进行检测。“如果媒体、相关部门发布某批次奶粉或纯牛奶不合格,将第一时间对同品牌商品进行检测,如果有一样批次的问题奶粉会立刻下架。”袁经理表示,超市十分注重与工商、质检等部门的沟通。为保证奶制品质量,超市销售的奶制品多为蒙牛、伊利等品牌商品。
华润万家石岐店质检部有关负责人则指出,超市进货都要求证照齐全,包括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批号等,为保证食品质量,超市进货渠道正规、可靠。“供应商必须向超市提供产品的检测合格证,不经检验的商品是不能上架的。”另外,超市获知某批次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会将超市销售的此品牌商品送交质监部门进行检测,发现质量问题会第一时间下架。
2008年,“三聚氰胺”这个词一度让国内的大部分乳制品行业陷入低迷,也让老百姓很受伤。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试着去遗忘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国内的奶粉市场上风波再起。
今年1月31日,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参与医卫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时提到,2008 年的一批问题奶粉没有销毁完全,最近又流向了市场。全国从昨日起开始进行乳品和乳制品专项整治。
昨日,记者对中山市城区周边的部分乳制品销售店、批发店、专卖店、商场进行了调查,目前并未发现网上公布的问题乳制品。
记者调查
”毒奶粉”改变市民消费习惯
”毒奶粉”改变了市民的消费习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无论是超市还是专卖店的奶粉货架上,洋奶粉都成了绝对的主角,前往选购的市民也都主要盯着洋品牌。张女士说:”2008年’毒奶粉’事件已经让大伙害怕了,还是买进口的,价格稍贵的比较安全,
便宜一般不是’好货’。”。张女士说,2008年”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她儿子从来没喝过任何牛奶,”人奶是最靠谱的,我儿子从来就没吃过奶粉。现在,又有毒奶粉出现,对我来讲并不是一件恐怖事情。”退休教师张伯认为,乳品安全似乎成了得了重症的老人,久治不愈。但张伯相信,乳品安全并非疑难杂症,只要加强管理,从严查处,两手抓、两手严,久治不愈也能药到病除。问题奶粉再次流入市场,市民再次对国内奶粉大失所望,不愿在国内购买奶粉。记者了解到,珠三角地区很多市民为安全起见,不辞辛苦奔赴澳门去选购奶粉。由于这段时间的奶粉消费比较集中,很多澳门的专卖店和婴幼儿用品店因为存货不够导致奶粉脱销。据记者了解,去澳门购买奶粉的人中也不乏中山人。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小心!打领带“打”出近视!
六成职业女性性欲低下是男人的“错”?
谁来“喂饱”农民工性饥饿?
2010年度十大隐忧产品 看你身边有多少!(图)
惊!男人也会得卵巢癌?
(实习编辑:王俊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