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食品存在“迷人”的危险(图)

黑用品 jkdyz 9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仿真食品存在“迷人”的危险(图)

  软绵绵的面包闻上去香喷喷的,被咬过一口的曲奇饼干露出了牛奶的夹心,红彤彤的草莓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这些不是丰盛的下午茶,而是一堆足可以假乱真的仿真食品。虽然为之吸引,但周女士不敢购买。“做得太像了,怕家里的小宝宝上当,会趁人不备误食。”

  周女士的担心并非没有根据,考虑到其潜在风险,仿真食品早已为一些国家所严令禁止,比如欧洲市场。记者了解到,自从1987年以来,欧洲共同体87/357/EEC指令早已禁止外观像食品且放入嘴里或吞咽后可能有危险的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口。之所以将仿真食品视为危险品,出于两种考虑:一是与食品相像,以至可能与真正的食品相混淆;二是当产品放入口中或摄食时有潜在的风险。该指令将食品仿真产品定义为:食品仿真产品虽然不是食品,但具有食品的形状、气味、颜色、外观、包装、标识、体积或大小的产品。消费者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将它们与食品混淆,因而可能将其放入口中、吮吸或摄食,这样做可能很危险,例如会导致窒息、中毒或消化道的穿孔或障碍。

  2008年1月到9月期间,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颁布了43个食品仿真产品方面的通知。RAPEX是欧盟对所有危险消费产品的快速报警系统。所有通知中的4%与食品仿真产品有关。

  欧盟的的警示和叫停并没有影响到仿真食品在国内市场的广泛流行。记者注意到,北京市场的不少小店里,各式各样的仿真食品正卖得火热,且品种多样,横跨中外各界饮食,外形惟妙惟肖。就在记者看得眼花缭乱的时候,销售人员热心地推荐了一款仿真面包,大小和真正的面包相差无几,金黄色的外皮,上面用“巧克力酱”画了一张笑脸,凑近闻一下,果然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真有点新鲜出炉的感觉。

  “这一款产品是店里销量最好的。可以挂在手机上或者包上做装饰品。”销售人员介绍说。当记者问及这只“面包”是什么材质,香味为什么这么浓的时候,销售人员却毫不知情。事实上,店里多数仿真食品挂件和摆件均为三无产品,没有任何产品包装和标识,更没有生产厂家等信息。至于产品材质,看上去多数为塑料制品,且部分产品色泽光鲜,应该是涂了增色剂或者亮油之类。正在选购类似产品的消费者多为年轻女生,她们多数被产品可爱的外观所吸引,完全忽略了其他因素。也有个别消费者不受诱惑,“确实很好玩,但香味太人工,明显添加了化学成分”。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些仿真食品有很浓的香味,可能是含有酯类化合物,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香料,闻多了对人体没有好处。同时,这些产品为求得效果逼真,采用塑胶、发泡剂、色素等成分,很可能含带有苯环的化学物质,有些带苯环的化学物质可以诱发癌症,也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因此,不要长期接触为好。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给小孩子当玩具玩,以免误食造成不良后果。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一夜情后,他们活在艾滋阴影下(专题)

  减肥药猛如虎!夺命减肥药黑名单

  每周健康黑榜之便池黑快餐专供白领

  月经期男医生逼我脱裤(图)!

  起诉“颐寿园”索十倍赔偿 小心含蜂胶保健品!

(实习编辑:林艳金)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仿真食品存在“迷人”的危险(图)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