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于11月7-8日在中山市举行,“健康产业与资本”在万众瞩目中拉开了序幕!一场产业与资本的盛宴自此开席。
2008年金融风暴横扫全球,各行各业急剧收缩的大环境下,健康产业却如日中天,发展迅猛。但是面向健康产业的资本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制约了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其目前最大的瓶颈。许多融资难的中小企业纷纷到境外上市。同时,许多资本在寻求投资时方向性、目的性不明确,难以寻找到合适的项目。因此,尽快建立起产业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机制,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健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能否得到各类资本的积极关注和投入,又该如何融资,成为继互联网、传媒业和新能源行业之后,资本市场的新关注点?这正是本届论坛所要解决的问题。
自2000年以来发生在健康产业界的投资共42起,其中,仅有5起投资发生在2004年前,其余37起均发生在2006、2007年两年间。2007年,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以及风险投资机构ePlanet、华登国际、美国中经合集团(WI Harper)、上海创投和清科集团等都已向健康产业进行战略投资。
本次健康产业与资本论坛权威性、专业性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实力资本关注,IDG、德同资本、鼎晖投资、东方富海、霸菱亚洲、美国光建创业投资、联想投资、蓝驰创投、深圳高特佳、深圳高特佳等80多家海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积极参会。
国家健康基地负责人梁兆华在接受采访时透漏,此次论坛包括了向资本市场推荐大健康产业;为优秀大健康产业企业对接资本;为中国大健康产业融资上市导航;为优秀大健康产业企业打造行业品牌;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优秀的大健康产业企业提供一个强大的发展平台等多个主要目的。他表示,优秀的项目很多,优质的资本更不缺乏,希望这次论坛能为更多健康产业与优秀资本搭建合作桥梁,促使资本与项目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追求价值最大化,追求共赢!
本届健康与发展论坛主旨演讲嘉宾





在本次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吴忠泽副部长在演讲中提出,健康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新技术带动产品更新加快,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站总市值的百分之十三左右!
陈鸿桥做了关于从中小板透视中小企业的风险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到根据统计中小板公司中出口比例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共54家,提出了在经济困境下中下企业需关注的风险有风险是否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蔓延等问题。同时也提到了医疗健康企业上市可能关注的几个问题,如药品降价政策的影响,销售模式问题及其带来的财务规范问题,收入确认问题等等。
林建宁在所做报告《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中国医药行业何去何从》中讲到2008年医药经济运行情况: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较快增长,应收帐回笼情况良好,工业利润持续增长,商业销售保持活跃,商业效益有所回升,零售市场平稳增长等。同时分析了新医疗改革方案出台的5个关键词:政府主导,倾向基层。全民覆盖。均等化,公益性。新医疗改革可以直接扩大医疗保障需求,直接刺激了医疗需求,带动药品终端市场等好处。
赖拨雄所做的《成长变化中的亚洲健康产业及其投资的瓶颈与突破》中提出适当的融资机制,企业的集资管理与规划,透明专业权威之相关审查批准法规等管理制度可促进企业的成熟与发展等真知灼见。
(责任编辑: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