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明试管婴儿性别失衡的生理机制

科研新知 jkdyz 15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试管婴儿技术为许多不孕不育夫妇带来福音,但利用这种技术诞生的婴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的问题也引起高度关注。中国研究人员从一项小鼠实验中发现,这个问题可能与X染色体失活机制被削弱有关。

  这项研究结果7日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负责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田见晖告诉新华社记者,自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以来,目前已有540万例试管婴儿出生,并且以每年35万例的速度增长,性别失衡问题也会越来越凸显。

  2011年,田见晖等人发现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培育的小鼠也存在性别失衡问题,他们推断这可能是导致性别失衡的主要原因。经过一系列研究,他们发现,X染色体失活机制与两个基因Xist和Rnf12有关。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性补偿实验,研究人员成功将体外受精小鼠出生时的雄性比例由57017%校正到51.92%,接近正常范围。

  田见晖说:“我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内在机制,并且通过针对性地调整体外受精的培养体系,解决了体外受精性别失衡问题。”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中国探明试管婴儿性别失衡的生理机制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