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肝脏移植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权威发布 jkdyz 22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其中肝肾联合移植病人创造并保持国内最长记录(12年余),胰肾联合移植病人保持亚洲最长记录(17年余)。这表明,我国在肝移植技术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开拓者之一、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在今天举行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肝移植千例庆典暨肝移植热点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接受了名列美国医学院校排名前茅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誉外科系教授证书,“这是UCLA历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医学荣誉教授。” 曾历任国际肝移植协会、美国移植医师协会、美国外科学会、国际外科协会等国际性学术组织主席、共同主席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外科系主席、肝胆胰外科主任布苏蒂尔(Busuttil)说。

  大器官移植是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系统工程,其中肝移植手术是国际最尖端的医学技术,其技术难度之大、涉及学科面之广,充分反映了医院的综合学科优势和技术水平。“一千例肝脏移植的成功,是可贵的。它是一千份希望,一千次新生,也标志着我国肝移植技术从探索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器官移植领域专家这样评价。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郑树森院士主持下成功实施首例肝脏移植手术后,在移植技术和围手术处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在肝移植的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提出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和国情特色的肝癌肝移植受体入选标准–“杭州标准”和肝移植后乙肝复发防治新策略。“杭州标准”突破了肿瘤直径5厘米的限制,在国际上首次将肿瘤分化程度纳入受体选择标准中,并建立了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在不影响患者移植后生存率的情况下,扩大了肝癌肝移植受体入选范围,降低了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让更多原本无法进行手术的肝癌病人有了生存的机会,挽救了一大批终末期肝病患者。目前,“杭州标准”已成为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国际标准”。 浙医开展的活体肝移植技术,不仅缓解供肝紧缺的矛盾,也使无合适肝源时及时救治病情危急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成为可能。在移植中创新性桥接V、VIII肝静脉技术保证了供受体的安全。并且成功将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大大提高了肝移植的效果,这一项目荣获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奖励。截至目前,浙医肝移植中心已成功施行肝脏移植1031例,其中活体肝移植166例。

(责任编辑:晏霏霏)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我国肝脏移植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