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全球多数国家不具备治疗听力损伤的能力

权威发布 jkdyz 7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爱耳日发布了最新的调查报告,其结果显示,许多国家缺乏对听力损失的预防和治疗能力。

  据该份报告提供的数字显示,全球共有3.6亿人(占世界人口的5%以上)患有听力残疾。在亚太、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听力残疾流行率最高。在全球病例中,约一半的听力损失是容易预防或治疗的。

  尤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未经处理的耳部感染(往往是耳朵流脓)是造成幼年听力损失的一项主要原因。风疹、脑炎、麻疹或腮腺炎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也可导致听力损失。

  在填写调查表的76个国家中,只有32个国家已制定耳科疾病和听力损失预防和控制计划及规划。据报,许多国家缺乏能够满足患有耳科疾病和听力问题者需要的熟练医务人员、教育设施、数据和国家计划。所获信息还表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需求与服务之间的差距最大。

  世卫组织暴力和伤害预防及残疾司司长Etienne Krug博士指出,“这次调查结果显示,明确需要呼吁政府和各合作伙伴为听力保健提供投资,尤其在社区和基层投入资金。听力保健规划必须惠及所有人,包括覆盖最难获得此项服务的弱势群体。”

  在基层预防和治疗听力损失

  良好的耳部保健方法,如减少对噪音的暴露以及不将异物插入耳内,可以预防许多人出现耳朵和听力问题。可通过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为大量存在听力损失的人提供协助。

  例如,可以实行婴幼儿听力筛查规划,尽量减少听力损失对儿童发育和成长造成的影响。

  世卫组织预防盲症和耳聋处的Shelly Chadha博士说,“在耳科和听力问题以及使用助听器方面,往往充斥着误导和误解。因此,国家规划不应只着眼于预防和提供服务,还应重视提高认识。”

  尚未制定妥善解决听力残疾问题的国家可以借鉴那些已订立全国计划的一些国家的经验。每个国家都需根据其具体情况、造成听力下降的普遍原因以及现有的卫生基础设施等,制定本国独特的计划。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世卫组织:全球多数国家不具备治疗听力损伤的能力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