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发表致辞,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加大对疟疾防治工作的投入,努力实现彻底消除疟疾的目标。
潘基文在致辞中说,自2000年以来,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挽救了300多万人的生命,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超过40%,许多国家已经成功接近消除疟疾的目标,他对此表示赞赏。但潘基文同时指出,目前每年仍有超过5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多数是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5岁以下婴幼儿。
潘基文再次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投入资源并展示出持久的政治承诺和意愿,加强疟疾防控工作。他说,这项工作需要更多资金来保持所取得的进展并继续扩大有效防治措施的覆盖面,同时也需要更多资源来制定和维持有效的监测计划。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由蚊子叮咬传播,其独特症状为间歇性发冷发热。如不及时治疗,疟疾可通过破坏对重要器官的供血而致人死亡。
2007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每年的4月25日定为世界防治疟疾日。今年世界防治疟疾日的主题是“投资未来,击败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