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10点半,平躺在广州军区总医院病床上的纪炜钊笑容灿烂,血液从他的右臂被抽出,经过医疗管,流入细胞分离机,在造血干细胞被采集后,血液再从他的左臂回流入身体。
整个过程持续了4小时,收集的100毫升干细胞混悬液,相当于将纪炜钊全身的血液“过滤”了3次。
“就是想帮助别人。”24岁的纪炜钊是名退伍军人,自幼热爱公益的他,在初中时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08年,他在18岁生日当天第一次去献血,以此作为自己的成人礼。
7月31日,纪炜钊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今年7月份第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成立以来单月捐献数创下新高。截至目前,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共接受造血干细胞捐献305例。
据广东分库业务科工作人员介绍,广东分库自2005年成立至今年7月17日,造血干细胞捐献数已达到305例,创下广东分库自成立以来单月捐献新高。
“捐献数量得以提高一方面得益于公众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则因为志愿者失联率降低。”该工作人员说,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以学生居多,后期由于毕业工作等原因更换了联系方式,往往“配对”成功却联系不上志愿者。如今,广东分库从报名源头抓起,在报名入库时即要求志愿者联系方式尽量完善,包括亲友联系电话、邮箱、QQ号等,目前成功联系比例达80%。
此外,“高分入库”也大大降低了匹配时间。李宁说,目前捐献志愿者入库检查更加细致,基本检索到就可以成功匹配,大大提高了匹配度,从检索到捐献最快1个月就可以完成。(记者/骆骁骅)
■相关
深圳25名老人自愿捐献遗体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荣华)近日,深圳宝安区任达爱心护理院25位老人自发自愿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这个生命权利由我百分百做主。”志愿老人刘文英表示。
关于遗体处置的尊严问题,深大医学院方面表示,接收遗体时将严格遵守规定流程,整个过程对遗体进行严格保鲜,捐献的遗体主要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