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干部捐献眼角膜 动员老伴也签同意书

社会万象 jkdyz 48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东莞的眼角膜捐献几乎为0,但每年约有200多位眼科患者需要进行眼角膜移植手术。从报纸上获悉这一消息后,近日,曾经在2007年签署东莞第一份眼角膜捐献认定书的离休干部张老先生再次来到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鼓励老伴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同意书。

  据统计,研究所建立的12年来,东莞仅有20多位市民签署眼角膜捐献同意书,自愿捐献角膜成功的本地居民仅有2例。

  夫妻同签角膜捐献同意书

  张老先生曾是东莞自愿捐角膜第一人。在2007年9月15日,张老先生签下了一份《眼角膜捐赠认定书》,认定书表明,张老先生在百年归老之后,其眼角膜会无偿献给东莞眼库,以作医学用途。为此,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东莞视觉眼科学研究所和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还特意为他举办了“眼角膜捐献仪式”。

  作为东莞市政府的离休老干部,张老先生表示,自己捐献眼角膜的原因是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报道,父母将车祸丧生孩子的眼角膜捐给一个失明人士做移植手术,深受感动。

  不过,在签署认定书后的多年来,东莞眼角膜捐献的情况并未明显改善。在2014年底,张老先生在读报时,又看到了东莞眼角膜捐献每年缺口约200例的消息。

  “东莞这样的文明城市,自愿捐献的这么少”,张老先生再次被触动了,他找到老伴,经过一番长谈,在去年12月底来到医院,老伴也在眼角膜捐献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与8年前不一样的是,张老先生说,自己当时到医院是“偷偷来”的,家人并不知晓。而这次,家人经过沟通,也十分理解两位老人的选择。

  12年仅20多位市民捐献

  东莞自愿捐献眼角膜的案例非常少。据统计,位于东莞光明眼科医院的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建立12年来,仅有20多位市民签署眼角膜捐献同意书。这些市民多数为20-40岁的中青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较多,但多是瞒着家里人来到医院的。

  研究所技术员吴启超表示,研究所建立之初,知道的人寥若晨星。直到张老先生成为东莞市首位签署眼角膜捐献同意书的市民后,在媒体的宣传下,开始陆陆续续有市民联系医院签署眼角膜捐献同意书。而在2010年之后,签署眼角膜捐献同意书的市民更少了。目前来说,研究所的东莞首个眼库、也是至今东莞唯一一个眼库面临的是“0”库存的局面。

  此外,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东莞光明眼科医院也仅有4位医护人员签署眼角膜捐献同意书,但其中某些医护人员的家属并不同意,所以数量较少。

  在这12年间,东莞自愿捐献眼角膜并成功的也只有2例。吴启超介绍说,这两例均是家中老人去世,将眼角膜捐献给自己的孙辈使用。其中一例发生在石龙,孙子由于患上了病毒性角膜导致穿孔,爷爷去世后将角膜捐献;另一例则发生在麻涌,一位老婆婆将角膜捐献给自己的孙子。

  传统观念难突破

  虽然眼角膜移植属于比较精细的显微手术,但是培养一名合格的角膜医师并不是件难事,技术也足够成熟。供需矛盾突出,捐赠者少,跟传统的观念和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记者了解到,眼角膜作为人体的一个组织,捐献过程不同于遗体和器官捐献,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只要捐献者没有导致眼角膜病变的眼病或恶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均可使用。眼角膜的取出时间条件也比较宽松,可在捐献者去世后数小时内摘取。

  “在进行角膜采集时,医生也一定要照顾捐献者的情绪和家人要求。”吴启超介绍说,此前,石龙一名东江纵队老战士去世后,老伴想将其眼角膜捐献。但是当医生准备好取角膜时,闻讯而来的家属坚持表明不能捐献,必须让逝者“完整地走”。最后,医生也只好打道回府。

  患者一般等3个月

  在东莞,常见的眼角膜症状为眼角膜细菌感染、外伤等等。如角膜白斑、溃疡等病变,圆锥角膜和外伤等造成的损伤,都可以通过移植来实现复明。

  光明眼科医院角膜病专科副主任黄圣邓说,东莞每年大约有五六十人等待做角膜移植手术。不过,由于东莞是人口大市,流动性也比较强,一些患者去了其他地方求医,以此估计,东莞每年需要做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约在300人以上。

  作为东莞市第一个眼库,库存量却是0。对此,黄圣邓说,除了不断科普号召市民签署眼角膜捐赠同意书外,研究所的部分眼角膜由中山眼科中心分配以供临床使用。此外,在广东省卫计委的同意支持下,研究所与美国TBI(美国国际组织库)合作,获得TBI提供的角膜。

  从中山眼科中心和TBI的渠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项条件符合的患者一般等待3个月,就可以等到眼角膜,顺利进行手术。

  ■捐赠眼角膜知多点

  “平时,我们主要负责的是角膜、器官捐献的宣传、登记工作。”东莞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坦言,目前的宣传途径主要是通过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来推广,其中就有“我要登记捐献器官”这一栏,里面包括了捐献指引以及人体器官捐献基本常识,“以前,捐献登记是书面登记,但是后来登记工作全部统一通过中国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在线登记,数据在后台,所以东莞角膜捐献的数据市红会无法掌握。”

  该负责人表示,在日常,如果有紧急捐献的情况,市民也可以联系东莞市红十字会,“市红会获取信息后会转到省红十字会,再由省派出协调员前往现场签订协议书,并评估临床状况,当患者离世后,省红会会协调有资质的医院采集角膜、器官。”

  从眼库方面来说,据介绍,身后捐赠眼球(或只捐角膜)必须是本人志愿、无偿,任何人不得强迫。

  办理以下手续:

  1.由志愿者亲自填写“志愿身后献眼登记卡”交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保存。

  2.如因种种原因志愿者不能亲自填写,可委托直系亲属填写。

  3.如家属不同意而志愿者要求身后捐献眼球,则必须办理有关法律手续。

  4.志愿者一旦去世后,所在医院或亲属应尽快通知眼库摘取眼角膜,并出具死亡证,提供简要病情。摘取眼角膜时间,夏天在死亡后6小时内,冬天可延至12小时内,如在死亡后立即将遗体放入冷藏室或冰棺内,还可适当延长。

  广东省视觉眼科学研究所捐赠电话:13712657774。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离休干部捐献眼角膜 动员老伴也签同意书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