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育,才能少年强

社会万象 jkdyz 4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9日上午,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在阴雨中正式拉开帷幕。从即日起至29日,广州市约11万名中考考生将分两批考试,体育分数也将计入中考总分。考试内容涵盖很多,包括长跑、跳远、投掷项目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最热门的三个选考项目分别为:一分钟跳绳(55141人)、三级连续蛙跳(30787人)、立定跳远(18599人)。而投掷实心球、推铅球两个投掷类项目,依然是“冷门”。记者从考试现场看到的情形是,既有不少学生胜似闲庭信步,也有一些人在艰难应付。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体育教育曾经是冷门课程,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形同虚设,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震天响,但在考试成绩的硬约束下,体育也就变得可有可无。可有可无的体育教育会带来什么?就是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而体质健康是学生学习的本钱,这是常识。但是体育教育远非身体锻炼这样简单,体育教育中往往穿插着人格教育、团队意识、拼搏精神等。若仅仅把体育当成锻炼身体,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学生的品格养育、身体养成。

  1993年11期《读者》摘发了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发表在同年7期《黄金时代》的一篇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时间震撼了中国教育界。文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92年8月乌兰察布盟草原。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并进行较量。结果,无论是身体体质还是拼搏精神,中国孩子都输给了日本孩子。这引起了中国教育界的诸多反思,然而反思仅仅是反思,在应试教育大旗下,体育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开始通过把体育测试纳入中高考来推动体育教育,虽然一些家长和学生有一些不适应,但从整体效果来看,这是有效的,也是推动体育教育的必由之路。

  体育教育要发展,除了中高考这样的指挥棒以外,还应当借鉴国内外体育教育的先进经验,以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以日本为例,日本学校的体育课要求在小学、初高中等各个阶段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伴随着年龄递进,不同的时间段应培养不同的品格与能力。比如日本小学的“体育”,主要要求小学生们通过适当的运动经验来理解健康与安全,培养能贯彻一生的喜爱运动的资质和基础能力,并同时促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明快的生活态度。举例来说,日本不少小学在训练跳远时,经常不规定学生必须跳多远,而是要求每一次都要比前一次更进步,学会不断超越自己。对于我国体育教育而言,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历经历史检验和现实考验,值得学习与借鉴。我们不能把体育教育又搞成应试教育,不能为应付考试而跑步,1000米、800米是必须跑的,但在跑步等考试中和考试外,完全可以更多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深入理解,以及良好精神品质的发育、养成。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少年强,不仅仅是学习强,更是身体强、意志强,是品德优良。重视体育,补好体育这一课,还需要社会与教育界共同努力,进而从简单体育锻炼上升为综合体育训练,营造一个更适应现代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重视体育,才能少年强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