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秋冻”即厚衣服要晚些穿,多经受寒冷的刺激,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不过,卫生监督员提醒您,不同的人群、人体的不同部位,都应区别对待,一味地秋冻就会把身体冻坏。
人体有4个部位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第一,足部。脚部受风着凉会影响整个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热水泡脚、入秋不再穿凉鞋都是暖脚的好习惯。手脚冰凉及体弱的人,不妨晚上穿双薄袜子入睡。第二, 腹部。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第三,颈部。颈部受凉,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第四,肩部。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肩部长期受凉,容易使肩部受损。
2类人群不适宜秋冬
一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大多肾阳衰微,禁不起太冷的刺激。二是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和哮喘病人,他们对寒凉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疾病发作。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血气方刚,对外界寒冷的适应及抵御能力都比较强,可以冻一冻。
“秋冻”不应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
从广义来说,所谓“秋冻”也包括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无论何种活动,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可停止。(文章来自北京市延庆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