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也是与疾病的斗争史。事实证明,除了获取洁净、安全的饮用水之外,在预防和降低传染病死亡率方面,没有任何其他手段能够同免疫接种相媲美。
疫苗可以减少甚至消灭疾病
“不治已病治未病”在今天有现实意义。国家“九五”攻关数据表明:在健康和疾病预防工作中投资1元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凤基主任说,“疫苗对于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下降发挥了巨大作用,每年通过疫苗预防的死亡数高达300万例,75万名儿童因疫苗而免于残疾。全球天花的消灭就说明了疫苗带来的伟大成就。自1988年以来,全球脊髓灰质炎报告病例下降99%,全球累积约有500万人免于瘫痪。脊灰病例数从1988年的约35万例下降到2015年的51例,从未消除过脊灰野病毒流行的国家也从125个减少到2个。而WHO也提出了在“2018年消灭脊灰”的目标。
赛诺菲巴斯德高级医学总监舒俭德博士表示:“赛诺菲巴斯德于2009年向中国引入注射用脊灰灭活疫苗IPV,为中国最终消灭脊灰提供了有力武器。目前,我国北京、广东省惠州市已将1-2剂IPV纳入免费疫苗。”
倡导免疫接种,改变预防理念
还记得H5N1吗?这是可以通过家禽传染给人类的高致病型禽流感病毒,并且在最近几年有不断扩散的趋势。其实,在过去100年间,人类一直在承受着各种流行性病毒的侵袭。罗凤基主任指出,“在传统观念中,我国公众并不重视流感等疾病的预防。截至2009年,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不到2%,低于发展中国家3%的平均水平。今年朝阳CDC还携手中央电视台,拍摄与疫苗相关传染病内容的系列科普电视纪录片,其目的就是为了纠正部分公众对疫苗的偏见”。
舒博士表示,疫苗在中国的普及虽然还有待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卫生改善和政府支持,人们对预防接种的接受度正在逐步增强。1996年,赛诺菲巴斯德将首支进口流感疫苗引进中国,从当年的1000支到目前全国每年2700万支流感疫苗,正体现了这种巨大转变。然而,美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27%,其中老龄人口接种率达到64.6%,欧盟五国流感疫苗的总接种率达23%,其中老龄人口接种率为45%。由此可见,中国免疫预防事业仍是任重道远。
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提升公众健康教育的认知、国民预防意识的提高,这也是很多基层医生毕生努力的目标,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此联合赛诺菲巴斯德主办了“寻找最美接种医生公益活动”。
疫苗驱动良好健康
疫苗是高科技成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885年,“人用疫苗之父”路易・巴斯德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支狂犬病疫苗,挽救了一个8岁男孩的生命,现代疫苗发展大幕由此开启。
舒俭德博士表示,“疫苗的安全性一直是公众最关注的话题,不断创新的能力、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生产标准,严谨的质检流程,专业的冷链运输等环节都是确保疫苗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我们一直致力于以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生产我们的疫苗,基于此,我们在深圳打造的国际标准的流感工厂也是为了确保在爆发流感大流行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产能确保中国公众可以及时接种上高品质的疫苗。”
疫苗帮助人类抓住了和疾病斗争的主动权,而“赛诺菲巴斯德制造”将一直践行对中国公众健康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