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心脏除颤器(AED)有望成为街头流动献血车的“标配”。昨天,江苏省血液中心“青春的红马甲”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启动现场,该中心主任孙俊介绍,采血车上有采血医生、护士和志愿者,对他们进行除颤器使用培训,效果会更佳。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5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其主要表现为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其中,87.7%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2/3在发病1小时内死在家中或送往医院途中,抢救成功率不足1%。除颤器作为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用于帮助心跳骤停患者恢复心跳,能有效降低心脏病人死亡率。上月10日,我省首批30台除颤器陆续亮相,其中包括南京地区安装的6台。“在美国仅一个机场安装的除颤器就多达256台,提高中国心脏猝死的救治率需在地铁、火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安装更多的除颤器。”我国急诊领域领军人物、省人医终身教授王一镗表示。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公共场所推广安置除颤器面临不小难度,尤其是除颤器志愿服务人员在培训、救治过程中可能引发各种矛盾等。“采血车上有采血医生、护士及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在这里安装一台除颤器,要比在其他公共场所更易操作。”孙俊告诉记者,目前这一建议被江苏省卫计委高度重视,江苏省应急办正在调研推进。
记者昨天还了解到,借助与爱之源公益服务中心的合作,江苏省血液中心还将鼓励爱心企业组建“应急血库”,在南京遭遇季节性和结构性“血荒”时一起为生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