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维生素OTC市场短期内不可能被外资垄断

药界动态 jkdyz 49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法国医药巨头赛诺菲收购民生药业,21金维他已不再是能与外资品牌相抗衡的国内品牌,有不少行内人士认为,国内OTC市场将被外资垄断。然而,艾兰得区域经理汪振平在接受健康第一站采访时表示,本土企业在成本、生产技术这方面具有优势,在市场上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外资企业想通过并购的方式垄断维生素市场,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维生素OTC市场在不断扩容

  随着消费者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维生素市场不断扩容,维生素类药品在零售药店的销售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据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22个样本城市药品零售市场维生素类的销售规模为8.3亿元,环比增长9.8%,同比增长13.8%,增长步伐明显加快。维生素OTC市场在不断扩容。再加上,我国是维生素生产大国,在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等很多种原料上占绝对垄断地位,并有定价优势。在维生素类非处方药这一利润比较大的市场中,外资药企虽然占据优势,但我国企业依然有一定的实力。

  国内维生素企业“巾帼不让苏媚”

  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国内22个样本城市维生素销售排行前10位的企业,其中外资、合资企业占4席,国内企业占6席。国内企业海南养生堂药业占据销售榜的第二位,企业的明星产品天然维生素E系列在维生素市场知名度较高,市场销售也相对稳定。其他国内企业中,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凭伊可新胶囊也继续稳居第4位。沈阳东药旗下克达制药取代了无锡健特药业成为维生素销售排行第十位。

  在维生素C类市场中,国内企业也有不俗的表现。除了上海罗氏一家外资企业的力度伸进入前5品牌外,其他产品均为国内企业。沈阳东药克达制药的德维喜咀嚼片位次不变,份额增加了2.7个百分点;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的果维康维生素C含片表现良好,2009年上半年座次上升了1位,市场份额也增加了0.6个百分点。

  尽管善存片、金施尔康、力度伸,这些外资品牌在维生素市场中占据比较大的份额,但内资企业也不乏实力强的。艾兰得区域经理汪振说“中国维生素OTC市场是将被外资垄断,是危言耸听的。目前,国内目前维生素企业还具备相当的竞争力,还没达到危险状况。”

  应学习外资 注重品牌建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外资企业频频通过并购等方式分割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必需有警觉意识。“外资企业具有内资企业不可比拟的资金优势,并有相对高的管理水平,这是不容忽视的。中国OTC企业要不断学习,不断壮大自己,才可以立足得更久远。”

  善存片、金施尔康、力度伸,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说明外资企业,都非常注重品牌的构建。艾兰得区域经理汪振表示,企业跟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品牌的竞争,目前国内企业都有塑造品牌的意识,并已经开始行动了,但打造品牌需要一段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方面应该多向外资企业学习。在注重品牌构建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强企业的实力。通过扩大企业的规模,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物流成本,然后进一步开发新的品种,形成新的利润生产点,这些都是企业立足的事情。

(责任编辑:黎颖瑜)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国内维生素OTC市场短期内不可能被外资垄断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