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芝药业首季因尼美舒利风波净利降五成

药界动态 jkdyz 4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被“尼美舒利”事件折磨已久的康芝药业昨日发布一季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55.21%,原本基金扎堆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只剩下公私募各一家。对此,公司董秘李幽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尼美舒利颗粒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2%这一因素外,淡季、固定资产折旧以及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几大因素都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公司已着手进行调整处理,其中包括推度来林等新品。

  至于近期市场传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已基本确定将对尼美舒利药品说明书进行修改,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一事,康芝药业董事长洪江游明确表示:“康芝药业并未收到SFDA关于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的通知,目前正在积极找出路、推新品,让公司再生。”

  董秘称五大因素致使净利下滑

  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6414万元,同比增长12.67%,但净利润仅1120万元,同比大减55.21%。

  对此,李幽泉昨日对记者解释,五大因素导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其一,一季度为传统淡季;其二,由于儿童药生产基地主体工程已投入使用,从1月份开始计提折旧,折旧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两倍,约1.6亿元的固定资产折旧;其三,原材料价格上涨。

  “关于原材料上涨方面,其实我们积累了两个涨价期的压力。”其表示,在2009年时,康芝药业与原料商签订了协议,规避了2010年的原材料涨价风险,致使去年利润率较高,而去年底,原料商吸取教训,签2011年合同时,就将2010年和2011年两个涨价期叠加在一起了,导致原材料成本大涨。 “以前不含税是10元,现在涨到13元至14元。”李幽泉如是称。

  另外,第四点因素是,由于物价指数的不断上涨,公司在一季度对高管除外的其他员工进行了普调工资,致使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第五,2月“尼美舒利”事件发生至3月31日,在这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尼美舒利颗粒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2%。而在2010年,尼美舒利颗粒占康芝药业去年销售收入的72%。

  九大机构撤退银华富裕独坚守

  一季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驻守康芝药业的前十家机构,已有9家出逃,仅有中国建设银行的银华富裕基金还在“坚守”。据计算,“广发系”广发策略优选、广发聚瑞和“汇添富系”汇添富医药保健、汇添富均衡增长等9大机构,约有676.63万股目前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一季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总量也从767万股下降至252万股,门槛更是从50万股下降到11万股。

  此外,记者还发现,从2月21日“尼美舒利”事件被媒体报道至昨日收盘,其股价跌逾34%。以后复权走势来看,从3月中下旬开始,股价便一直在发行价下方行走。

  但值得一提的是,一家私募基金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招行新股2在一季度新进20万股,不排除在低价捡货。

  受净利润下降刺激,昨日康芝药业再次暴跌9.67%,直逼跌停,报收21.68元,后复权价为43元左右,而其发行价为60元。

  加快新品推广步伐

  至于此前传得沸沸扬扬的究竟是谁在主导“尼美舒利”事件,洪江游曾表示已经状告了强生。本报在3月28日见报的《尼美舒利竞争对手邮件曝光,跨国药企缜密商战》中也曾详细写明强生的操作手法,但昨日洪江游表示,目前没时间跟进状告一事,忙着找公司的新出路。

  洪江游透露,近期,SFDA还召集国内生产尼美舒利的15个厂家进行沟通会,根据SFDA提供的不良反应报告,15个厂家均认为尼美舒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尼美舒利每年销售量那么大,只有百万分之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算很低的了。”

  洪江游明确表示,没有收到SFDA关于修改说明书的相关通知。并称:“就算修改了说明书,药还是能卖的。”

  一季报显示,康芝药业在加快度来林(鞣酸蛋白酵母散)、伊曲康唑分散片、尼美舒利缓释片、乳酸菌素、氨金黄敏颗粒等一系列新产品的推广步伐。一季度,尽管度来林的电视广告尚未大面积投放,但已经给公司增加营业收入45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11%,并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加大力度推新品、做营销、并购公司是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洪江游表示。据悉,4月中旬,康芝药业受托管理海南国瑞堂制药,将在全国范围内独家经营国瑞堂制药所有产品。

(责任编辑:陈孟基)


健康第一站, 版权所有丨 转载请注明康芝药业首季因尼美舒利风波净利降五成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